陈东在办公室。
因为随时都可能面临未知的危险,有人将禁毒民警比作“行走在刀尖上的人”。从事6年多禁毒工作的陈东(化名)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多次在执行任务中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只受过一次重伤。无论危险还是艰辛,对于陈东来说,禁毒是必须坚持下去的任务。他说,每一件涉毒案都折射出一段偏离轨道的人生,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尽力挽救更多的家庭。
危险
控制住毒贩才知对方枪已上膛
陈东从小就有警察梦,2009年从警校毕业后,他在凉山州当上了一名刑警。两年后,因表现突出,他被调往当地禁毒大队。2015年他调往广汉市公安局,至今仍在禁毒工作岗位上奋战着。
禁毒工作,时刻与危险相伴。2012年,陈东和同事得到消息,一名毒贩将从境外运送毒品入境,对方手里可能有枪,专案组决定在该毒贩从凉山州经过时伺机实施抓捕。当毒贩发现警方设置的检查点之后,意图驾车强行冲卡。在领导的指示下,陈东果断开枪打爆汽车轮胎,成功制止了嫌疑人冲撞逃逸的企图,缴获4公斤多的毒品。在对毒贩的车辆进行搜查时,发现副驾驶位置下放了一把手枪,且已上膛,“就是在比速度,如果我比他慢两秒钟,他就先拿到枪朝我开枪了。”陈东说。
还有一次,陈东接到上级指令称在广汉一家宾馆内有几人可能在聚众吸毒,他和同事便前往调查,“在门口听到里面有好几个人正在说话,就立即冲进去将里面的四男两女控制住。”虽然抓捕很顺利,但审讯时还是让陈东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原来,他们进去前一分钟,其中一名男子正在把玩一把手枪,且已上膛,因为突然有人冲进来,对方出于紧张顺手将枪丢到床下。
陈东说,缉毒工作中,这种危险无处不在。撩开袖子,他左手手臂一道十几厘米长的伤疤还清晰可见。陈东说,这是两年前在云南缉拿毒贩时,被对方砍伤的,伤口缝了好几十针。
诱惑
嫌疑人曾许诺百万企图从轻处罚
除了危险,禁毒民警还时刻面临着各种不同的诱惑与陷阱,制造和贩卖毒品是重罪,很多嫌疑人为了减轻处罚,会千方百计地贿赂、腐蚀禁毒民警。
去年,陈东和同事抓获了几名毒贩,其中一名女毒贩称要上厕所,陈东就让一名女同事陪同前去。没想到女毒贩一走进厕所就悄悄告诉那位女同事,称只要让她发个短信,出去后立即给她两万元。
一次,陈东抓获了一名毒贩,在审讯时,一名嫌疑人为了让陈东帮自己减轻罪行,明确告诉陈东自己的钱藏匿在什么地方,“他说只要我帮他减轻罪行,就可以去拿一大笔钱。”这样的情况,在工作中不止一次遇到,“最高的提出给我100万元,让我帮它隐瞒一部分罪行,让他能从轻处罚。”
在6年多的禁毒工作中,陈东和同事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诱惑,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嫌疑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愧疚
儿子出生时几天回不了家
今年5月,陈东的儿子出生了,除了初为人父的欣喜,他心里还有愧疚。
“那段时间很忙,经常加班,老婆要生的时候我甚至3天都没回过一次家。”孩子出生后的这一个多月里,广汉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部级非法买卖、生产制毒物品案,因为该案涉及到多个省份,队里几乎所有人都去了各地调查取证,陈东实在是腾不出时间来。
从事禁毒工作的这6年多里,陈东获得过很多殊荣,两次三等功、两次集体三等功、个人嘉奖数次。“天下无毒”是每一个禁毒民警的终极梦想,陈东也不例外。他说,每一件经手的案子,都是一段段因为毒品而发生偏离轨道的人生。“毒品害了太多家庭。”陈东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会坚持在禁毒的岗位上,希望打击更多的贩毒人员,拯救更多的家庭。
文/图本报记者曾啟秀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记(孔季虹记者童登俊)6月26日,广汉市三星堆文化旅游项目概念规划举行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旅游专家魏小安、主题公园专家毕建宾、考古专家高大伦等国内多名行业专家,对项目方案和规划...
广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汉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