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盛雄
在绵竹市西南镇安国社区有一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新建广场,里面有体育设施、健身器具、椅子……每到傍晚,社区居民便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上跳广场舞、休闲健身。一说起新建广场,居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道:“向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反映情况管用!”
原来,去年6月的一天,安国社区居民向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反映社区没有文体活动场地,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代表小组工作室参加接访的镇人大代表立即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镇人大主席团经过调研发现,社区一居民小区内有一块废弃的空闲地,于是便将情况反馈到镇政府,要求镇政府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帮助解决。经过多方协调、筹集资金,于去年底建起了这个广场,添置了文体等设施,居民们如愿以偿。
这是西南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值班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诉求、真情传递群众意愿的一个缩影。
西南镇位于绵竹市城区西南,地处城郊接合部。由于非农业人口多由征地农转非转化而来,社情较为复杂,社会矛盾较多,群众上访时有发生。自设立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以后,矛盾纠纷少了,群众上访的少了,笑脸多起来了……
抓阵地建设
14项制度规范运作
去年5月,西南镇被确定为绵竹市镇(乡)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建设试点乡镇。镇党委、镇人大主席团、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建!没有办公场所?腾!没有工作人员?调!没有资金?拨!
经过研究,镇便民中心调剂了一间20平方米的小会议室作为办公场所,添置了办公设备,从机关抽调了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代表小组工作室的专职工作人员,由党政办公室主任兼任代表小组工作室主任,镇政府克服困难,预算了专项资金作为工作经费……镇代表小组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开始了正常运转。
没有工作模式怎么办?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何明云经过思考,决定先借鉴广汉市向阳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经验,每天安排两名镇人大代表参加接访。
经过探索和工作实践,镇人大主席团先后制定了代表小组工作室制度、代表履职培训制度、代表建议督办制度、代表走访选民群众制度、代表接待选民群众制度、代表调研制度等14项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确保了代表小组工作活动有章可循,规范运作。
抓小组活动
扎实推进代表小组工作
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南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便看到工作室门外墙上挂着镇人大代表值班信息公示栏,公示栏里填写着周一至周五代表值班名字。在代表小组工作室内的墙上张贴着“代人民之言、不折不扣;办人民之事,尽心尽力”的“誓言”。
何明云介绍,为了方便群众反映情况,镇人大主席团专门制作了《人大代表选民群众联系卡》发给选民群众,公布了代表的联系方式、工作岗位,并在代表小组工作室公示了代表照片,让群众反映问题对得上号,不能直接见面便可通过打电话预约,让代表没法“躲”,遇事不回避。为防止代表忘记值班时间,每天由工作人员小黄提前通过短信发给值班代表进行“提示”。
为了让代表认真履职,镇人大主席团制定的《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规范了代表履职测评制度。去年11月,镇人大主席团在曾经矛盾突出的红明村对代表开展民主测评,召开选民群众测评人大代表大会,首先由村上的3名镇人大代表进行述职,与村选民群众对话,然后再由选民群众对代表进行打分,测评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会上测评结果,3名代表1名优良,两名合格,没有不合格的。
代表认真履职,群众感到满意。去年7月,西南镇飞凫社区1组自来水管道因为老化水损严重,居民的水费摊得较高,意见很大。代表小组工作室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将情况通报给镇政府,镇政府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对破损水管进行了更换、修复,水损得以止住,水价终于降了下来,社区居民感到十分满意。
去年12月底,在绵竹市召开人代会期间,有群众向代表小组工作室反映红光桥至二环路长达600米的路面不平,“天晴一包灰、下雨一滩泥”。身为绵竹市人大代表的何明云得到代表小组工作室汇报后,立即写成建议提交绵竹市人代会。会后不久,便得到绵竹市政府的积极回应,并纳入整治计划中,预计不久将对该路段进行整治。
代表小组工作室的设立,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西南镇红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卢富明感受最深,他表示,以前村上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突出,上访的群众也较多,自从设立代表小组工作室后,通过代表接访、沟通、调解等工作,很多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群众上访人数大幅下降,到去年底,仅有1人上访。
探索创新
代表小组工作室延伸到村(社区)
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通过一段时间运行,镇人大主席团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接待量大,每周接待群众达数十人次;选民和群众反映问题复杂,并要求当场答复所反映的问题;有的代表因为与反映问题的群众不住在同一个村(社区),不了解情况,沟通困难……面对这些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分别对各村(社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普通群众进行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将代表小组工作室前移到村(社区),在村(社区)设立代表小组工作室。
经过镇党委同意,去年8月下旬,设立了镇、村(社区)两级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采取分级负责的方法开展工作,镇代表小组工作室指导村(社区)小组工作室,全镇11个村(社区)设立了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由镇机关产生的人大代表在镇代表小组工作室负责接访群众,立即登记,并通知镇政府机关各科室现场答复,属于镇政府日常工作范围的,引导群众到信访办反映诉求;由村(社区)产生的人大代表在本村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负责接访本村(社区)群众,属于本村(社区)三委范围内解决的问题,通知本村(社区)有关人员现场答复,属于代表小组工作室范围内的,登记在案,通知村(社区)及政府相关科室负责人现场或电话答复,并将处理结果录入台账。
“为了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我们还采取代表‘下访\’的工作方法,要求代表走访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参与矛盾化解。”何明云表示,通过设立两级代表工作室,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南镇、村(社区)两级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131人次,反映事项76件,其中有74件办结,另有2件不具条件暂时未办理。飞凫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家云高兴地说:“现在人大代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仅仅只是一个头衔,更认为是他们的代言人,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事,有问题愿意向代表反映,对代表很有亲切感!”
本报记者 肖盛雄
在绵竹市西南镇安国社区有一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新建广场,里面有体育设施、健身器具、椅子……每到傍晚,社区居民便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上跳广场舞、休闲健身。一说起新建广场,居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道:“向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反映情况管用!”
原来,去年6月的一天,安国社区居民向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反映社区没有文体活动场地,希望政府帮助解决。代表小组工作室参加接访的镇人大代表立即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汇报。镇人大主席团经过调研发现,社区一居民小区内有一块废弃的空闲地,于是便将情况反馈到镇政府,要求镇政府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帮助解决。经过多方协调、筹集资金,于去年底建起了这个广场,添置了文体等设施,居民们如愿以偿。
这是西南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值班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诉求、真情传递群众意愿的一个缩影。
西南镇位于绵竹市城区西南,地处城郊接合部。由于非农业人口多由征地农转非转化而来,社情较为复杂,社会矛盾较多,群众上访时有发生。自设立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以后,矛盾纠纷少了,群众上访的少了,笑脸多起来了……
抓阵地建设
14项制度规范运作
去年5月,西南镇被确定为绵竹市镇(乡)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建设试点乡镇。镇党委、镇人大主席团、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建!没有办公场所?腾!没有工作人员?调!没有资金?拨!
经过研究,镇便民中心调剂了一间20平方米的小会议室作为办公场所,添置了办公设备,从机关抽调了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作为代表小组工作室的专职工作人员,由党政办公室主任兼任代表小组工作室主任,镇政府克服困难,预算了专项资金作为工作经费……镇代表小组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开始了正常运转。
没有工作模式怎么办?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何明云经过思考,决定先借鉴广汉市向阳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经验,每天安排两名镇人大代表参加接访。
经过探索和工作实践,镇人大主席团先后制定了代表小组工作室制度、代表履职培训制度、代表建议督办制度、代表走访选民群众制度、代表接待选民群众制度、代表调研制度等14项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确保了代表小组工作活动有章可循,规范运作。
抓小组活动
扎实推进代表小组工作
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西南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便看到工作室门外墙上挂着镇人大代表值班信息公示栏,公示栏里填写着周一至周五代表值班名字。在代表小组工作室内的墙上张贴着“代人民之言、不折不扣;办人民之事,尽心尽力”的“誓言”。
何明云介绍,为了方便群众反映情况,镇人大主席团专门制作了《人大代表选民群众联系卡》发给选民群众,公布了代表的联系方式、工作岗位,并在代表小组工作室公示了代表照片,让群众反映问题对得上号,不能直接见面便可通过打电话预约,让代表没法“躲”,遇事不回避。为防止代表忘记值班时间,每天由工作人员小黄提前通过短信发给值班代表进行“提示”。
为了让代表认真履职,镇人大主席团制定的《人大代表履职考核办法》,规范了代表履职测评制度。去年11月,镇人大主席团在曾经矛盾突出的红明村对代表开展民主测评,召开选民群众测评人大代表大会,首先由村上的3名镇人大代表进行述职,与村选民群众对话,然后再由选民群众对代表进行打分,测评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会上测评结果,3名代表1名优良,两名合格,没有不合格的。
代表认真履职,群众感到满意。去年7月,西南镇飞凫社区1组自来水管道因为老化水损严重,居民的水费摊得较高,意见很大。代表小组工作室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将情况通报给镇政府,镇政府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对破损水管进行了更换、修复,水损得以止住,水价终于降了下来,社区居民感到十分满意。
去年12月底,在绵竹市召开人代会期间,有群众向代表小组工作室反映红光桥至二环路长达600米的路面不平,“天晴一包灰、下雨一滩泥”。身为绵竹市人大代表的何明云得到代表小组工作室汇报后,立即写成建议提交绵竹市人代会。会后不久,便得到绵竹市政府的积极回应,并纳入整治计划中,预计不久将对该路段进行整治。
代表小组工作室的设立,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西南镇红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卢富明感受最深,他表示,以前村上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突出,上访的群众也较多,自从设立代表小组工作室后,通过代表接访、沟通、调解等工作,很多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群众上访人数大幅下降,到去年底,仅有1人上访。
探索创新
代表小组工作室延伸到村(社区)
镇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通过一段时间运行,镇人大主席团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接待量大,每周接待群众达数十人次;选民和群众反映问题复杂,并要求当场答复所反映的问题;有的代表因为与反映问题的群众不住在同一个村(社区),不了解情况,沟通困难……面对这些问题,镇人大主席团分别对各村(社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普通群众进行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将代表小组工作室前移到村(社区),在村(社区)设立代表小组工作室。
经过镇党委同意,去年8月下旬,设立了镇、村(社区)两级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采取分级负责的方法开展工作,镇代表小组工作室指导村(社区)小组工作室,全镇11个村(社区)设立了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由镇机关产生的人大代表在镇代表小组工作室负责接访群众,立即登记,并通知镇政府机关各科室现场答复,属于镇政府日常工作范围的,引导群众到信访办反映诉求;由村(社区)产生的人大代表在本村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负责接访本村(社区)群众,属于本村(社区)三委范围内解决的问题,通知本村(社区)有关人员现场答复,属于代表小组工作室范围内的,登记在案,通知村(社区)及政府相关科室负责人现场或电话答复,并将处理结果录入台账。
“为了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我们还采取代表‘下访\’的工作方法,要求代表走访群众,了解群众诉求,参与矛盾化解。”何明云表示,通过设立两级代表工作室,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据统计,截至目前,西南镇、村(社区)两级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室共接待群众来访131人次,反映事项76件,其中有74件办结,另有2件不具条件暂时未办理。飞凫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家云高兴地说:“现在人大代表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仅仅只是一个头衔,更认为是他们的代言人,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事,有问题愿意向代表反映,对代表很有亲切感!”
新闻推荐
广汉破获特大盗销机动车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 ●查处收购、藏匿、销售窝点7处●收缴涉案汽车、摩托车、电瓶车等共计161辆
(记者唐茂)为维护广汉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新期待、新要求,今年以来,广汉公安局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和德阳市公安局“拔根-1”专项行动为契机,历时1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