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域西)10月9日,记者再次见到广汉明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彭浩,他说:“手术”已接近完成。彭浩口中的“手术”,指的是对公司出口合同的一次重要调整。今年8月,广汉市工商局组织彭浩的公司进行“法律体检”,发现彭浩所签的出口合同非常吃亏。“法律体检”让彭浩的企业降低了赔付风险。
从今年4月起,广汉市工商局联合广汉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陆续对全市4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展开“法律体检进企业”行动,行动将持续两年时间。为何只选中小企业?广汉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许多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法务部门,但中小企业负责人普遍对涉及公司治理和经营的法律问题不够了解,其生产经营活动存在法律风险。“随着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市场主体的‘宽进\’与市场经济秩序的‘严管\’成为工商部门必须应对的两大课题。”
在法律体检团队来到公司之前,彭浩就曾经遇到过合同纠纷。“我们是做产品辅料的,产品出口到澳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由于不懂得运用法律,以前的合同,辅料出了问题要对整个产品赔付。现在专家指出之后,我们就提出修改合同,只对本身提供的辅料这部分的价值进行赔付。”彭浩说,“目前我们正聘请律师,根据每个国家的法律逐个审视合同条款。”
广汉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秘书长吴俊告诉记者,为保证“法律体检”能够问诊到位,行动邀请了十多名律师组成法律顾问专家团队,并指导广汉市工商局会同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制定了一张《中小微企业法律体检表》,通过对66项法律事项的精确测量,来评估某一企业的“体检”结果。
记者在这份“体检表”上看到,66个测量项目涵盖了公司基本情况、股权结构、法人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企业融资、担保、并购、重组、商业秘密保护、诉讼仲裁、法律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吴俊透露,量表体检一般都需要花三个多小时,被体检企业重要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到场。“如果体检出的问题现场就可以解决,专家团将当面告知企业负责人,如果某些问题当场难以处理,会诊结束后,专家团将会形成建议反馈给企业,企业再进行后续完善。”
“从我们已经走访的一些企业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在‘法人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吴俊说,造成这些漏洞的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管理者的法治意识不强,在经营活动的管理上随意性大,“老板说了算”的治企观念根深蒂固。“我们希望通过体检,能够促进这些企业逐渐学会依法治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新闻推荐
鼓声雷动,巨龙飞舞,高铁飞驰,直升机翱翔……2014年12月20日,逾万名广汉市民自发来到成绵乐城际铁路广汉北站,见证这座古蜀之城融入四川高速铁路大动脉。一封封真挚的“广汉城市邀请函”,一张张期盼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