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上8:30,央视CCTV-10《走进科学》栏目将镜头瞄准了“四川制造”———总部位于成都的宏华集团研制生产出的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以及发运过程。央视记者一路随行,完成了《地壳一号千里运输记》。
记者获悉,该钻机的生产,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下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也采访了宏华集团讲述背后的故事。
重大突破
四川造钻机预计钻进6600米
要把重1550吨、20多层楼高的大钻机,从四川的广汉运到黑龙江的安达,陆路运输距离是3500千米,如何安全运送?央视纪录片详细描述了四川宏华集团和吉林大学团队准备、筹划了近两年时间,最后用50多辆大货车顺利完成运送任务。
据介绍,“地壳一号”由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资助,吉林大学和四川宏华集团共同研制,其研发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机电数字一体化设计,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特点,可最大限度满足钻井新工艺的要求,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下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被誉为人类的“入地望远镜”。至今,世界上超过8000米的超深孔科学钻探只有俄罗斯的科拉超深孔和德国的KTB孔,我国的最深科学钻探孔为CCSD-1孔,深度为5158米。而宏华生产的地壳一号预计钻井深度将达到6600米,这将实现国内大陆科学钻探的重大突破。
千里送“钻”
50多辆车从四川到黑龙江
去年10月15日,总部位于成都的全球最大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商之一宏华集团有限公司宣布,由吉林大学负责并联合宏华集团共同研发的中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钻机“地壳一号”正式从四川省广汉市启运,运送至黑龙江省安达市执行“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研制”等多项科学研究任务。
昨日据宏华集团相关负责人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运输路途的通畅,去年10月10日四川省交通厅召集12省交通厅、吉林大学、宏华集团、亿联达物流公司的领导和代表在成都召开了“万米大陆科学钻机交通保障会”,并通过了该项目超限运输跨省联合审批的方案。
“这个大家伙组装起来高达60米,总重量重达1500多吨,先在广汉总装厂调测验收完毕,再将钻机解体,装车,运输,到目的地后再安装。”据宏华集团负责人介绍,钻机解体“打包”后总共分成126个部件,分装于53辆六轴拖挂大货车,其中最重的一个单车车加货重达80吨。运输全程距离为3500公里,途径9个省,130多个市县,穿越200多个隧道、桥梁,历经5天最终到达。
5月开钻
它是入地的望远镜
今年5月最新消息显示,地壳一号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安达松科2井井场正式开钻,目前钻井团队全部由宏华集团在“操刀”。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宏华集团方面了解到,截至目前,钻机钻进深度已经达到2824米。
“‘地壳一号\’的成功研发,将为我国未来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井的建设提供支撑,还将为我国陆地和海洋深部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支持,它是我们‘入地的望远镜\’。”课题负责人、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孙友宏介绍说,“地壳一号”负责从地球深处把岩芯提取出来,届时,用航磁探测、物探等传统手段“看不到”的科研标本将得以呈现。
地球深部探测科研需钻探质地坚硬的变质岩和火山岩,同时钻取岩芯,这对于钻机转速、钻进工艺的要求都很高。据介绍,“地壳一号”投入使用的“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列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工程。
成都商报记者 胡沛
新闻链接
宏华集团有限公司
宏华集团是专业从事石油钻机、海洋工程及石油勘探开发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总装成套的大型设备制造及钻井工程服务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石油钻机成套出口企业和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商之一。
2008年3月,宏华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HK0196),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钻机制造商。集团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陆地和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四川广汉和江苏启东,并在海外设有十余个子公司/办事处,以及四个部件及维修服务中心。
新闻推荐
“毒贩非常狡猾,怀疑自己被警方盯上,四处购买子弹,想来个鱼死网破,逃避打击。”昨日,广汉市公安局通报了一起大案,该局禁毒大队打掉一特大贩毒团伙,抓获涉毒嫌疑人员18人,缴获冰毒2130克、氯胺酮(K粉)37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