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在餐饮单位开展夏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
编者按
自去年国家启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德阳市进行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把过去由6个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到了新组建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市人大将于近日举行针对食品安全的专题询问。为此,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聚焦食品安全》,敬请关注。
6月13日,德阳市区泰山路综合市场里人声鼎沸,几名身着制服的市食药监局食品稽查支队工作人员穿梭在购物人群中,不时拿起摊位上的货物检查,并请一些摊主出示相关证照。
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这种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听汇报的“飞行”检查随时在德阳市各大市场、超市、餐桌上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德阳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以来,市食药监局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护航”德阳市食品药品安全的一幕。
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只需进一个门
对如今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正在泰山路市场买菜的张大娘说:“以前龙多了不治水,部门多了找不到人。现在一个部门直接管市场了,我们吃的菜肉安全更有保证了,如果发生问题,可以直接找这个部门。”
以往德阳市食品安全管理实行的是“九龙治水”的分段监管模式:食品从田间生产出来,到端上老百姓餐桌,中间管理环节多、链条长,形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比如养殖归农林部门管,生产环节归质监管,进入市场流通后又是工商担责,端上餐桌后又归卫生。去年,自国家启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德阳市进行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把过去由6个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整合到了新组建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过去虽然我们在生产基地、企业都建立了原材料、产品检验系统,但需要面对卫生、农业、质检、工商等多个部门。而且,不同部门作出的检测结果还互不认可,所以,哪个部门的人员来了都要再检测一遍。”德阳市一家大型食品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好了,我们只需要对一家负责,这样的体制改革,大家欢迎。”
一位农贸市场的负责人说起如今的食品监管体制也相当高兴,“整合之后面对一个部门,从源头到消费终端,条理清晰,责任明确。”
新的监管体系成立后,除了田间种的、池塘养的归农林部门管理外,其它生产、流通、综合协调等环节的监管职责,全部归食药监部门,结束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如今,老百姓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进一个门就行了。
严密的监管“护航”食药安全
“改革之后,明确了部门责任,充实了监管力量,优化了资源配置,夯实了食品药品安全基础。我们加速推进监管职能整合、干部队伍融合、工作规程制定等长效机制建设。”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孙若说。
改革后,德阳市划清了市、区两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理顺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加强了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在乡镇设立片区食品药品监管所42个;新增土地2.7亩、总投资1938万元的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正有力有序推进,全市初步建立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和基层监管“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更加坚实。
在药品检验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样品装入中药材专用抽样袋中,被分类编号,贴上专属标签。而实验人员对样品原来的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品牌等都无从知晓,检测人员不认产品只认编号,有效保证食品药品检测的公正性。
今年4月新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出台。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各县(市、区)政府与乡镇(街道)、监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层层分解并严格考核。德阳市、旌阳区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在街道、社区聘请70名社区监督协管员,将街道、社区的“天时、地利”作用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法律、专业”优势相结合,大力推行“八个抓手、四免一补”等措施,对中小餐饮、农贸市场等进行了改造;广汉市在乡镇、村社建立了“一专三员”基层监管队伍;绵竹市开展小作坊调查,在生产环节全面实施“两书三进四定”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晓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茂“乡上的领导,村上的干部,坐下来,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大家来想办法、出主意,只为以最好的方式解决老百姓反映的困难,这种‘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方式,是解决农村一些急难问题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