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水(中)正在指导村民把水稻田底肥不均的地方补肥。
从旌阳经旌江干线车行至连山,道路旁的“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标牌赫然醒目,在这个基地内,有一名家喻户晓的种粮大户——黄明水。黄明水从2011年便开始发展规模农业,种植面积从当年的64亩扩大到现在的1300多亩,承包的土地从1个村增加到现在的6个村,经济收入每年达到100多万元。
试吃螃蟹尝到甜头后,在黄明水的带动下,连山镇锦花村及周边村庄10余户农户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本在广汉已经形成。“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生活在这里,对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黄明水说,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才是真的富。
带着这份感情,这份责任,身为广汉市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党支部书记的黄明水带动了连山镇现代农业的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盘活了锦花村的经济。
种粮
带动一个产业
2001年,黄明水开始了自己的种粮路。广汉市连山镇整改还耕64亩河滩地,整改后的地由于土层较薄、肥力低,当时没有人愿意承包。黄明水得知这一消息后,做了一个很冒险的决定:把土地承包下来,第一年种黄豆,改善土壤后,再种植水稻、小麦。
第一年,黄明水在64亩河滩地上投入了5万元,突如其来的洪涝淹没了他的希望,“当年基本绝收,亏损了差不多两万元。”黄明水回忆起仍然面带难色,第二年、第三年,情况不断改观,“把第一年亏损的钱基本找回来了,这条路我没有走错,粮食种植要坚持规模化、机械化的路子。”
就这样,从2005年开始,黄明水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张”,以每年增长10多亩甚至到后来每年增长上百亩的速度前行。“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以前种田要缴税,现在种田还有补贴,粮食基地的建设也给我们带来了红利。” 黄明水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每亩100元的补贴来算,种植1000亩,补贴就有10万元,在农资购买、种植技术培训等方面还能享受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在黄明水的带动下,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内已有种粮大户18户,核心区良种覆盖率和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到位率达100%,机械化率85%以上,实现核心区粮食亩产1100公斤,农户亩平均增收300元以上。
“现代农业发展不仅要懂种植技术,还要学会科学管理、学会经营。”黄明水与种粮大户一起,成立了广汉市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之相匹配的还有同是锦花村人廖兴华成立的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广汉本土企业与种植合作社采取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从粮食种植到粮食收割再到粮食销售,在黄明水的带动下,现代农业的发展组合成了链条,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广汉样本。
为民
帮群众“跑腿”
今年5月27日,连山镇乌木村4组种粮大户张启香焦急地来到连山镇党代表工作室找到当值的黄明水,反映说道,“我家水稻插秧后,秧苗变软,你快去帮我看看。”
听了情况后,黄明水立马跟随张启香到田间地头仔细察看,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黄明水得出结论:“秧苗变软是受外来生物福寿螺的影响,往年也有,但是危害并不大。”黄明水这位土专家立即开出“单子”,果然药到病除,“不解决及时的话,就要减产60%至70%,明年损失更大。”黄明水正在谋划,在农闲的时候,利用“党员先锋夜校”这个平台,对种植户进行一次技术培训,通过沟渠整治、清除等方式避免福寿螺的危害。
党代表工作室、党员先锋夜校这两个都是黄明水为民“跑腿”的平台,除此之外,黄明水还依托基地专合组织党支部,延伸“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建立党员服务超市,缩短服务距离,为连山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利用粮食专合组织为粮食基地及周边群众“量身定制” 的征求意见建议上门、农村农业信贷上门、农业科技服务上门、奖励政策兑现上门“四上门”服务模式,以方便群众、解决难题为重点,努力实现基地、农户共同发展。
>>>记者手记
黄明水,个头不高,身材瘦小,带着眼镜,已近花甲之年,但仍然很有干劲儿,他在德阳、四川乃至全国都是有名的种粮大户。作为“名人”,记者与他打交道的次数绝不少,但每一次采访都对我这个门外汉都是一次科普:他说起解决小麦、水稻种植病虫防范时头头是道,说起十多年的粮食生产经验时滔滔不绝,说起发展规模农业破解难题的想法时侃侃而谈。“我对这片土地是有感情的。”“现代农业发展不仅要懂种植技术,还要学会科学管理、学会经营。”这是他给记者印象最深的两句话。黄明水带着感情种粮,带着责任为群众解难题,活生生地描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这句话。
文/本报记者 叶书英
图/本报记者 文潇
新闻推荐
土地全部流转村民坐享租金和分红 华严村成为德阳首个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部流转行政村
本报讯(记者唐茂)“现在我们村的耕地实现了整村流转,全部交由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由5户专业农业种植大户承包。村民在获取土地流转租金收益的同时,还能享受二次分红。”9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