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广汉新闻 > 正文

宜居宜游 坚强三水

来源:德阳日报 2013-09-09 21:59   https://www.yybnet.net/

新农村示范点——福乐园。

葡萄基地。

三水镇党支部组织抢修河堤。

宜游胜地——易家河坝。

本报记者 唐茂 通讯员 杨宏达

三水镇,因地处青白江、湔江、石亭江汇流处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有关帝庙、清净寺等技艺精湛绝伦地标性建筑,清时七大会馆、两大书院的书香传承至今。今天,全球最大、中国飞行员的“摇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也落户于这里……正是当地人水一般的淳朴和不服输的品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文明。

三水镇位于“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上,地处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东邻成都金堂,南接青白江,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从广汉市出发,沿广金公路只需10余分钟车程便可到达三水镇,成绵高速、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旌江快速干线穿境而过,星耀航空商务机场落户三水,交通十分便捷。作为广汉市六个重点乡镇之一,三水镇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小集镇建设试点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镇党委、政府集思广益,放眼长远,将集镇打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历史古迹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三水。

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群众宜居之福地

“我们现在是吃水不用担、煮饭不冒烟、走路泥不沾、呼吸的空气还比城里人新鲜……”石观新村休闲广场上几个等待舞伴的阿姨在说着笑着。孩子们在广场上嬉笑打闹,阿姨们伴着朝阳和晚霞起舞,年轻人信心满满地在路上疾走奔忙,老人们则悠闲地坐在花园边树荫下品着花茶……映入眼帘的这一切和谐盛景均源自近年建成的三水镇农村新景。

近年来,三水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灾后重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以广汉市首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点为契机,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不断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发展壮大经济产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5年来,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贴心的公共服务、齐备的交通网络,已在三水逐步显现。镇党委、政府在实施镇村道路升级改造、环境综合治理、广播网络改造等项目,完善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通过“远程教育”、“先锋夜校”等多种平台向村民传授科学理念、先进思想和农业技能等,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素质。

结合农村特色和产业发展的特点,三水镇党委、政府采取农民自愿、统规自建方式分两个阶段分别在石观、友谊、光明等村实施新农村综合体项目建设。石观、友谊一期新农村示范点于2008年建成,第二期正在建设中。在建成的示范点中,当以石观村为代表,白墙灰瓦、红门龙脊川西民居风的“福禄园”,浅黄外墙、斜坡屋顶、简洁明快欧式风格的“福寿园”,清新典雅、四合小院田园风格的“福禧园”,每个点都有惹人之处,房屋设计风格统一,水、电、燃气、通信、光纤网络等功能设置齐备,通村道路全面实现,通组通户道路也基本实现,休闲广场与街边路灯、小区绿化与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警务室、老年活动中心、便民超市、农资店、图书室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随着新农村综合体的建成,村民们结合自己特色和地理优势,纷纷发展种植养殖、农家服务等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景”的格局,切实实现了富裕、幸福的目标。

文化深厚、生态良好,人们宜游之胜地

看着阳光映在水里闪闪的亮光,呼吸着易家河坝的空气,就能感受到水分子在你的鼻尖跳动。如果说三水镇生态美的代表是友谊村,那么易家河坝就是友谊村怀中那颗最优雅漂亮的明珠。

易家河坝景区位于三江汇流处,2008年,三水镇党委、政府在对友谊新村建设进行规划时,充分发挥傍水优势,对易家河坝进行农房改造、鱼塘打造,改善道路、沟渠、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善仿古亭台、木制长廊、游泳池、停车场、健身广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建成600亩规模的葡萄基地,同时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整合农家资源,开发耕种、采摘、点宰等自选自做服务项目,发展生态鱼禽、有机果园项目,形成了集养殖、垂钓、观光、休闲、会议、美食、水族观赏、文化体育等为一体的具有乡村生态旅游特色的种养一体、产销一体、中心片区一体的发展格局。

“住上了好房子,开上了小车子,手里还能天天数票子,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水都鱼庄老板舒军这样说。舒军原是友谊村一普通村民,靠养鸭养鱼和传统农业为生,2008年,在三水镇党委、政府对友谊村进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统一规划成旅游景区后,他抓住时机,办起了农家乐,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012年,三水镇被评为“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现在易家河坝年游客量达23万人次,风景区拥有直接到达成都、德阳、广汉等地的密集交通网络,可选择旅游路线丰富、沿路风景多样宜人、农家餐饮味美价廉。无论是想自助种植采摘,还是想享受绿色午餐;无论是想廊下垂钓,还是想挥洒汗水健身休闲,风景区内都能有属于你的地盘。

干群合力,抗洪抢险,共建美丽新三水

三水经济社会事业正蒸蒸日上,今年却连续遭遇“7·9”、“7·11”两次特大洪水的袭击,全镇共有2万余人受灾,1.3万余亩农田被淹绝收,农业基础设施、村民房屋等严重损毁,给发展中的三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天灾信心不毁,干群合力齐建家园。危急关头,三水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在半夜里逐户叫醒疏散群众,在洪水里来回往返抢救生命,在烈日下争分夺秒固堤修坝,在院落里挥汗如雨清扫淤泥,正是党委、政府面对险情果断决策,及时预警,与群众同进共退,才成功地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疫情零发生,生产快恢复的奇迹。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党政班子在积极组织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同时,认真调整全镇发展思路——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集全镇力量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共建灾后美丽幸福新三水。

——抓实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积极认真开展灾后重建,抓实三水民生、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稳步和谐发展。

——争创两个省级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争做广汉市排头兵,力创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二是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争创3A级景区。

——推进三种经济建设。一是推进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二是推进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三是推进特色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新闻推荐

金轮镇着力打造农业四大基地

广汉市金轮镇坚持落实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着力打造四大基地。该镇结合国家无公害蔬菜基地这个品牌,在马嘶村、桂花村北部和塔园村一带抓好蔬菜种植,成立了蔬菜协会,形...

相关新闻:
资产出让公告2013-09-11 02:25
猜你喜欢:
评论:(宜居宜游 坚强三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