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广汉新闻 > 正文

科学定位 广聚民智 倾力打造“滨河田园·生态宜居”新金轮

来源:德阳日报 2013-09-10 21:59   https://www.yybnet.net/

新农村建设美不胜收 

春节上九会川剧座唱 

文化长廊 

马叉堰夜景 

马叉堰散步的群众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环境优美 

绿化后的围镇路 

场镇口绿化 

金角村水产养殖基地 

规划中的牛角号生态农业观光带 

新品种、新技术蔬菜示范基地 

本报记者唐茂 通讯员周涛

广汉市金轮镇位于旌阳、广汉、什邡、绵竹交界处,与德阳隔石亭江相望,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农业部和四川省农业厅确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金轮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九宫十八庙”遍布全镇,“摇亭碑动金铃响”为古西蜀八景之一,素有“亭江日丽,画壁风清”之美誉。

金轮是传统的农业镇,长期以来,如何推动产业升级,谋求跨越发展,是摆在金轮面前的一大难题。金轮的优势在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定位是什么?这一直是金轮镇党委、政府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成德大道穿镇而过,德阳亭江新区正式将金轮纳入规划,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结合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紧邻德阳市区的区位优势,金轮镇确定了“抓住成德大道和亭江新区建设机遇,对接德阳,乘势而上,倾力打造‘滨河田园·生态宜居小镇\’”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抓增收,解民忧,努力让金轮人民更加幸福自豪”的工作目标。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在目标明确后,首先结合全市产业布局情况,对全镇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了调整和细化,全力促进富民增收;其次是针对新村建设、城镇节点改造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新规划,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全力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金轮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打造新技术示范基地,增加示范品种,对种植大户、营销大户进行鼓励扶持,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拓宽销售市场,全力做大做优蔬菜产业;继续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水稻、小麦制种和健康水产养殖产业;深入挖掘“九宫十八庙”、“摇亭碑动金铃响”等历史文化遗迹内涵,在场镇规划了摇亭古街建设,全力打造古典宜居风貌,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发挥紧邻德阳城区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生态优势,在金角村规划了牛角号生态农业观光项目,通过一产和三产相互融合,推动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抓好新村和集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成德大道拆迁150余户3个聚居点的道路、绿化、健身设施进行统一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推动桂花村 450户农户“玉桥印象”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进度;强化场镇道路网络建设,实施包公路贯通工程,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和前期规划;在场镇西边规划建设一个综合农贸市场,进一步推动场镇功能的完善;在场镇入口处柳虹村规划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文化休闲广场,增加群众文化休闲活动场所。

大力实施环境美化,打造生态宜居风貌。今年,集中实施了一大批环境整治项目,全镇面貌有了显著改善。实施了马叉堰综合整治工程,将一个环境恶劣的“脏、乱、差”卫生死角,打造成为具有江南水乡气韵的绿色休闲步道;针对群众反映的金鑫街、火庙街无排污管道,街面破损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两条道路的地下排污管道进行全线改造,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9000余平方米,并新建人行道,种植大片绿化树;在雒金路、金回路、九号渠及集镇周边的其他重点区域进行环境提升,对道路旁的破旧房屋及围墙进行全面修整美化,打造大面积的绿化景观带,改善集镇整体风貌;对场镇秩序进行规范,进一步增加环卫人员人数,逐步完善长效机制,全力为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优美环境,全面提升全镇人居环境品质;对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环境、服务、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提升,增植绿化树木,增加活动设施,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了每个村环境最好、人气最旺、灯光最亮、群众最爱的健康活动场所。

加强文化氛围营造,打造和谐人文环境。在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还注重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今年,在已有的4个群众健康活动中心的基础上,又增加3个新场所,新增绿化面积1600,新增LED显示屏5套、健身器材18台、音响12套,完善了场所配套设施。积极开展“上九会”系列文化活动、送川剧下村、基层文艺调演、坝坝舞比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积极组织参加市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先后获得了龙狮灯比赛一等奖、农村文艺调演一等奖等。

全面推进作风提升,全力打造民心工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穷的力量蕴藏在群众之中。在工作中,金轮镇的党员干部切切实实做到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确定工作目标前,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更具针对性,更切合群众所思所想所急,做到“让吃饭的人来点菜”,力争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拥护,通过有效的沟通,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让人民群众由原来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结合今年的“走、建、惠”活动,金轮镇开展了“走基层、进院落、入农家” 主题活动,让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聊致富、谈发展,解决了许多“群众所愿,群众急盼”的热点问题。在这之中,成效最为明显,得到群众最多赞誉的,就是马叉堰改造工程。

马叉堰是金轮的母亲河,在马叉堰游泳、捉鱼的场景,曾是许多金轮人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淡漠,这里沦为了沿岸居民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的地方。沿岸道路垃圾成山,破败不堪,河道中污水横流,严重淤塞,整个马叉堰臭气熏天,成为场镇最出名的脏、乱、差死角。

今年的“走、建、惠”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听到了大家的一致呼声——改造马叉堰。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果断作出决定:顺应民意,将马叉堰的改造纳入工作日程。但项目面临着工程量大,资金紧张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改造实施前,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多次村居代表座谈会,充分征求意见,发动群众参与,获得了50余条极具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大家奔走相告,踊跃捐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群众高度配合,许多人甚至主动提出要让出自留地或者后院,用于沿河步道的扩宽。

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镇党委、政府通过多种渠道落实了专项资金,开始了对马叉堰的全面改造:利用大型机械,将常年淤塞的河道全线疏通,引入活水,并修建了四座景观拦河坝;拓宽了沿岸道路,铺设了洁净雅致的青石板路面2000,排污管道800余米;路边安装了仿古路灯和1800余米的青石雕花护栏;将沿河民居的围墙统一打造成水乡的青瓦白墙,在墙面绘上了精致的泼墨山水画;在道路两旁打造绿化景观带,修建花坛花池10余个,绿化面积达2200,各色花草树木摇曳生姿,点缀其间。马叉堰的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具有“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气韵的休闲步道,不仅沿河群众的人居环境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全镇群众也多了一个环境优雅的休闲去处。

如今,每天日影西斜时,群众陆陆续续聚集到马叉堰景观步道,或散步,或休闲,或健身,每个人都自得其乐。过去人迹罕至的马叉堰,现在绿树成荫,流水潺潺,风景如画,成了金轮群众最佳的休闲去处,也成为场镇最热闹、最繁华的场所之一。清风徐徐吹来,带来的终于不再是污浊的臭气,而是群众琅琅的欢声笑语。

新闻推荐

金轮镇着力打造农业四大基地

广汉市金轮镇坚持落实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着力打造四大基地。该镇结合国家无公害蔬菜基地这个品牌,在马嘶村、桂花村北部和塔园村一带抓好蔬菜种植,成立了蔬菜协会,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资产出让公告2013-09-11 02:25
评论:(科学定位 广聚民智 倾力打造“滨河田园·生态宜居”新金轮)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