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广汉新闻 > 正文

问道“粮食两补”新十年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7-13 16:04   https://www.yybnet.net/

人大代表直面财政部官员——

□本报记者 梁现瑞

7月11日,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李方旺一行来川,与6名人大代表座谈,共同问道新阶段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粮食两补”政策走向,就应该“补给谁”、“如何补”、“补什么”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是国家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四川省8名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改善粮食直补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建议。此次财政部带队入川,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回复代表建议,倾听民声。

补给谁?

原承包人还是实际种粮人

“我的意见是,补贴的对象要变,应该将‘粮食两补\’补给实际种粮人。”座谈会刚开始,全国人大代表、南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先海率先发言。他是上述建议的发起者。

南充是四川省第一种粮大市,全市耕地面积460多万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近几年农村土地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按照此前政策,“粮食两补”发给土地的原承包人,而承包人却不一定是实际种粮人,种粮补贴变成耕地补贴,结果是有限的财政资金没有充分发挥鼓励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发给实际种粮人就没有问题了吗?同样有。”高先海话音刚落,李方旺抛出一个新问题。此前,他们在安徽调研时发现,如果将“粮食两补”发给实际种粮人,原承包户就会提高承包费,这反倒让种粮大户们得不偿失。“这还算轻的,严重的是你根本就拿不到土地。”广汉市人大代表、广汉市种粮大户黄明水就吃过这样的亏。政府一说要把补贴发给他们,农民马上就要来收回土地。

如何补?

按实际面积、计税面积或是商品粮数量

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说出自己的困惑,四川的“粮食两补”是按照此前农业税的计税面积来核算的,这种办法的好处在于好操作。可问题是,当地有一部分土地当时并没有纳入计税面积,而农民后来一直在种粮,但得不到相应的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怎么办?”骆云莲把问题抛给对面的李方旺。

高先海认为,南充大部分地方是山区,一个村分布在几面山坡,而当地土地一般都是一年两茬,哪块地种了,哪块地没种,核实的难度非常大。即便是骆云莲所在的古路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按照实际交售的商品粮来作为补贴标准又如何呢?”高先海又提出建议。

对此,李方旺有不同看法:“那农民自己留的粮食都不算吗?他们难道没有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当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完全市场化,购销主体和渠道多元化让农民很少卖粮食交到国家粮食储备库,而是交给粮贩子,如果没有对这部分粮食进行补贴,是否又有失公平?

补什么?

耕地还是环境

黄明水是黑着脸走进会场的。刚刚过去的这场大雨,让他的600多亩水稻在大水中浸泡70多个小时,面临颗粒无收的境地。但是每亩已经投下去几百元的肥料、种子和人工成本,还有承包费,加起来一亩要亏1000多元。虽然他参加了农业政策性保险,但是最高赔付额度每亩只有300元。

为此,黄明水建议,国家应该在保持原有补贴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开辟农业补贴的新路径。其中之一就是提高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额度,提高农民抗击自然风险的能力。此外,国家还应该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在农业融资环节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

变直接补贴为间接补贴,骆云莲带来新诉求。以古路村为例,当地的绿色农产品非常有名,之前也得到国家的各项补贴,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背后的核心问题是,钱直接发给农民,但当地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他们村依然不通公路,水利等设施也非常落后,完全靠天吃饭,这样,再好的农产品也卖不上价。

她建议,今后,国家财政对于农业补贴的增量部分,应该整合力量,从目前直接补给农民转变为更多投放整个村、乡甚至县,变点补贴为面补贴,变种植补贴为环境补贴,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环境。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柏凡认为,“粮食两补”作为一种普惠制政策,应该坚持,但是未来10年,应该以更大的力度、创新的举措,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新闻推荐

限时结“账”拉近干群关系

广汉在基层推行建民生台账工作法,群众有难题都找干部讲——“曾书记,你能不能不走嘛?”8月23日,广汉市雒城镇火车站社区党支部书记曾俊玲,访民情时碰上了70多岁的社区居民蒋阿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曾...

相关新闻:
社区“管家婆”2013-11-15 14:54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问道“粮食两补”新十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