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盛雄 实习生 李芊岑) 连日来,广汉市松林镇遍山的桃花已经绽放开来。该镇红堰村村民尹晓玲一大早就在自己的农家乐忙活开了,为即将启幕的桃花节做准备。尹晓玲一家经营着近四亩地的果园,依托果园办起了农家乐。尹晓玲感慨地说,自己发展果树种植,全都得益于广汉在干旱山丘实施的“五小水利”工程。
红堰村曾经是当地有名的缺水地区,全村2200多村民,九成以上村民种植果树,但生产生活用水一直是一道难题。红堰村村支部书记汤集伟介绍说,“五小水利”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该村的第三产业,农家乐得到发展,由原先的几户发展为现在的40多户,每年给农户带来的收入有几百万元。“五小水利”工程的实施,在广汉形成以“水为中心、路为重点、地为基础”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格局,使当地农业灌溉率达88%,抗御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当地的果树种植开始走向规模化、品牌化。
近年来,广汉以项目为重点、产业为支撑、民生为根本,重点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全域灌溉工作,筑牢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为解决村民们的用水难题,广汉投入2100多万元,在连山、松林、金鱼等镇启动以水池、沟渠、塘坝、泵站建设和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水利”工程,对渠道、山坪塘等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新建32处蓄水池。据悉,今后广汉还将连续三年在南丰、西高、高坪等8个乡镇、59个村实施“小农水”建设项目,建设15.57万亩节水灌溉示范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唐茂通讯员王立民一张张早已发黄模糊的老照片,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3月21日上午,7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周玉斌手捧10本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珍贵文献资料和几张老照片,慎重地交到广汉市人武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