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示范点——三水镇石观村。
文/图 本报记者 唐茂
通讯员 蒋晓欧 钟继巧
花园小洋房整齐排列,居住环境变好了;产业带动致富奔小康,生活变好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环境变好了……近年来,广汉市三水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产业发展、新村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这是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成效。
如今,住在新村的群众可谓“吃水不用担、走路泥不沾、做饭不冒烟、办事不麻烦、村容大改变、产业大发展”。说起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成果,从群众喜上眉梢的劲头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就能感受出来。2012年,三水镇全年人均收入预计可达8300余元,与五年前相比人均增长达500余元。
科学规划先行,新农村综合体建成了
“要想把新农村建设做成民心工程,搞好科学规划是前提。”为此,三水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农村特色和产业发展特点,按照农民意愿邀请专家对石观村和友谊村进行新村规划。在规划建设上充分体现出川西民居风格,着力建设具有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的新村聚居点和新农村示范点,并着力优化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布局,加大对农村道路、水、电、燃气、生活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两化”并举,推动产业发展与新村建设相融共进,打造出具有浓郁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点。
2008年,石观村的新村建设示范点正式启动,整个新村建设分三期进行,总占地200余亩,规划为“1中心+4聚居点”。截至目前,整个新村共有住户600余户,修建完成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座标准的篮球场和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了警务室、老年活动中心、便民超市、农资店、图书室、电教播放室、消防培训中心、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中心;建设完成新村周边两万余平方米的绿化;全面完成了电气化改造,建设完成了道路、自来水、天然气、光纤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
同年,友谊村休闲观光区立足原有产业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共分三期进行,总投资2000万元,打造鱼塘1350亩,改造农房48户,完成了道路、沟渠、绿化、木廊、特色农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一个占地50余亩的水上“园中园”,建成了精品鱼类养殖基地,形成了一个集养殖、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带。
新村建设稳步推进,群众生活环境更好了
“我们现在住的跟城里人一样了,环境好了,心情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石观新村80多岁的刘大爷笑着说,他是看着自家房屋从茅草房变成花园小洋房。现在的石观新村按照统一规划设计打造,户型整齐划一,功能齐全,水、电、气、光纤、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完善,户户通公路,屋前是花园,屋旁是路灯,生活条件与城里人不相上下。
新村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关键。由此,三水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让农民生活实现富裕、和谐、幸福的目标。在全镇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基本实现“组组通”。而今,全镇道路硬化面积达80%以上;开展自来水入户、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新村内水利设施实现一体化;推进“村收集——镇运转——市集中”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2009年至今新建3个大型垃圾中转站,新建垃圾池300余个;逐步完善文化、医疗、就业等各种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农村“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建立专门的保洁队伍,实现环境卫生保洁员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促进示范片内农民居住环境生态化。2010年,石观村和友谊村被评为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村。
推动一三产业与新村建设互融,百姓腰包鼓起来了
“修了新房,建了新村,只是解决了群众住得好的问题,要持续生存发展,必须通过产业支撑增强其造血功能。”为此,三水镇党委、政府坚持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与特色产业连片发展有机结合,抓好产业布局,推动一、三产业与新村建设互融,大力走特色新村建设之路。
石观新村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坐落于境内而产生的庞大消费群体,以及广金公路穿境而过形成的便捷交通、地理优势,打造出了不同景观的农家院落,已建成珍杏园、土飞机、广航鱼庄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15家,基本实现了一家一景、一户一品,集合而成的观光、休闲、旅游、吃住配套的第三产业休闲观光区。
友谊新村则立足于三江(石亭江、绵远河、湔江)汇流处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两品”现代农业。从2008年至今,友谊村易家河坝已改造鱼塘1350余亩,改造农户住房30余户,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休闲观光长廊、休闲木走廊,增设了能够容纳100余辆车的停车场,建成易家食府、水都鱼庄等10余家特色农家乐,形成了以钓鱼、吃鱼、观鱼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观光带,正逐步发展成为德阳地区最大的集养殖、垂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观光区。同时,在休闲观光区附近还建成了600余亩的葡萄基地,设立了品尝采摘葡萄体验区。
“现在我们不仅能住上花园小洋房,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赚钱的方法,还能带动群众致富,日子真是越过越幸福了!”水都鱼庄老板舒军如是说。
目前,三水镇的优势产业快速集聚、新村建设步入佳境、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安全稳定形势向好。2012年预计全镇将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29.33%;销售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31.19%;利润获得6709万元,同比增长34.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其中技改1.25亿元;招商引资3.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3.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4万元,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30元。
今年,三水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广汉市首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点的契机,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妥善解决土地等问题,进一步宣传和发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良好局面。全镇3个双挂项目实施点中,1号安置点已完工400户统规自建房,水、电、气、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毕,现已陆续入住;统建房拟建72套,正在建设当中。2号安置点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建设当中。3号安置点已完成土地集中,正在抓紧规划设计,配套电力项目已进场施工。整个双挂项目预计在2013年全面建设完成,可容纳上千户住户入住。
据悉,三水镇将继续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大力推行“产业园区化、新村社区化、生态优越化”的建设模式,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互动相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在完成了双挂项目后,将利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坐落在高店村境内的优势,启动高店新村建设,并陆续在其他村启动新农村建设,争取在未来十年达到新村建设全覆盖。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李年贵走进广汉,浓浓“年味”扑面而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行走于广汉雒城,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长沙路、汉口路、中山大道、和平路,行道树上披挂的LED满天星光源璀璨夺目,把城市妆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