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掠影
广汉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全力打造平原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到2012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建设区内基本达到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便利机械操作的建设标准,粮油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已成为引领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重点示范区。
201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60.6公斤,比全市大面积水稻单产增加77.6公斤,提高了13.3个百分点,连山镇种粮大户冷小波在今年9月由农业厅组织的高产创建验收单产达753公斤;201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小麦单产达到480.3公斤,较今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405公斤)高出75.3公斤,高15.6%,示范区连山镇农户李显松,在今年5月由省农业厅组织的小麦验收中单产达到511公斤。
粮食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升
土地分散经营、灌溉不能保证、田块高低不平、大小不匀、土壤肥力不均的状况一直以来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也为机械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小麦播种、收割,稻田旋耕、水稻栽插和收割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油菜基地油菜机播机收正在大面积示范推进,基地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两季粮食种植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通过统一机械作业,粮食综合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示范区土地向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的适当集中,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2011年全市种植规模在30亩以上、获得了省财政的规模种粮补贴的种粮大户共95户,规模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占48户;2011年广汉市有5个种粮大户获全国种售粮食大户称号。
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催化剂,催生了一大批农业专合社,高标准农田建到哪里,专业合作社便诞生在哪里,专业化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锦花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9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后成立的专合组织,在粮油生产中承担粮油生产综合服务,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初显。
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的是农田,建成的是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以来,广汉初步建成了粮食、油菜、蔬菜和水果四大种植业产业基地,筑起了巢,也引来了凤,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前来发展订单种植,传统农业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
新农村建设提速
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启动以来,广汉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广汉的粮食单产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位于粮食产业基地内的金鱼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白鹤上岭”和连山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稻花香里”已开工建设,目前已签订建设协议210户,随着新村建设的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将形成农业基地设施格田化,农民新居田园化的现代农业农村新气象。
多措并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广汉以项目整合、部门联动等主要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农业产业提升。
强化行政推动。广汉市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摆上全市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惠民工程。成立了以市长苏刚为组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谭伟、副市长梁筱萍为副组长,财政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领导小组。2年来,市财政共安排地方财政资金3000多万元专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化项目整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广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共下一盘棋”的项目整合思路,对项目资金进行整合。近年来,全市共整合项目资金3亿多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方面,认真执行国家、省、市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建设民心工程。建立多方参与规划设计的机制、推行专家评审制、严格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坚持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建立项目工程管护制,使好的机制体制贯穿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
新闻推荐
记者日前从省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获悉。10月10日,省检察院经审查,依法对广汉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唐礼忠(副处级)以涉嫌受贿罪决定逮捕。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报记者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