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深入调查一个村30多年的沧桑巨变
广汉市金鱼镇凉水村民、60岁的张荣尚觉得这辈子无怨无悔。
1975年,“为了能吃饱饭”,他和生产队其他村民率先搞起“包产到组”。
4年后,他看到《四川日报》以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他们队上的事情,才明白自己经历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喊响了一个“包”字。
30多年过去了,张荣尚所在的第11大队如今名叫凉水村,当年的金鱼公社成了金鱼镇。他家房前屋后的那些土地,30多年来经历了从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再到农业专合社的巨变。
□本报记者 罗向明 文/图
一篇短评
率先为“包”字正名
8月的金鱼镇,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尽。凉水村村委会房顶上“敢为天下先”五个大大的红字,在一片绿海中特别惹眼。9队村民张荣尚家的小洋楼,掩映在一片青翠中。
张荣尚收藏了很多介绍金鱼乡“包产到组”的各种资料,其中有一份1979年2月20日出版的 《四川日报》,这是他最宝贝的一件藏品,“里面这篇大文章给我们正了名,让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干。”
“实际上我们从1975年就悄悄在搞了。”张荣尚所在的第11大队第9生产队把田埂“分”了。这主意是他当大队会计的父亲张泽松提出来的。当年,张家在田埂上收了几十斤油菜籽和黄豆。油菜籽卖给国家粮站,黄豆拿来“改善生活”。这一年,9队社员破天荒吃上了豆腐。
在尝到甜头后,队员们又往前跨了一步。1976年,9队把土地一分为二:每户1分秧母田、每人4分口粮田,余下的仍为生产队集体耕种的公田。秋后一算账,集体田里享有更多肥料,花费了更多工时,但产量却比口粮田少了接近一半。
金鱼公社11大队9队试验的效果令人惊奇,时任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看到了希望。
8月1日,在德阳市佛山街一个不起眼的院子里,86岁高龄的常光南告诉记者:“当时的形势不搞肯定不行,但怎么搞心里没底。”
1977年,常光南派人请示省委,得到了可在当地“搞试点”的回应。
金鱼公社就此走上了农村改革的风口浪尖。当时公社把社员分成3个作业组,各自耕种公社的田,当时定的规矩是:“定产定工”,每个组在完成产量指标后,超产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社员。这就是后来风行于许多地区、被人称为“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初始模式。
1978年,“包产到组”铺开的第一年,金鱼公社粮食产量比上年净增500多万斤,分配结算过后,金鱼信用社的社员存款一下子增加了44000多元。
当时四川日报分管农村组的副社长许川从有关部门向省委的汇报中,了解到金鱼公社的创举,立即派记者赵世富去广汉金鱼公社采访,要求写一篇通讯,再配一篇评论。
到达广汉后,赵世富赶一辆货运三轮车直奔金鱼乡。经过5天的采访和写作,1979年2月20日,四川日报第三版以大半版篇幅刊出长篇通讯《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金鱼公社充分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幅度增产》,并配以短评 《不要忌讳一个“包”字》,在全国党报中率先把“包”字明确作为言论的题目,大加宣扬,为“包”字正了名。
一个“包”字
振兴了四川农业
常光南是在一个星期后看到这篇报道的,“当时是又喜又怕。”
喜的是广汉金鱼的改革从 “地下”摆到了台面上,怕的是会不会引来批判声音。
“包”,作为新鲜事物,冲击着固有观念。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群众来信,并加编者按,要求出现“包产到组”和“分田到组”的地方“必须坚决纠正错误做法”。因为此前施行了一二十年的人民公社制度,一直要求在所有制上“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生产核算以队为基础”,旧的观念依旧禁锢着许多人的思想。
一场“倒春寒”,直扑“包产到组”这株嫩苗。
好在半个月后,《人民日报》头版发表安徽省农委辛生、卢家丰的来信,并配发文章,肯定了“包产到组”等农业生产责任制。
四川省委推广金鱼公社 “包产到组”经验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1979年10月,省委还发出100号文件,提出“可以包产到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实行奖赔责任制”,这在全国也是最早的。
到1982年底,中国农村已有74%的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四川农村有近98%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像火山一样迸发,粮食连年丰收。
“三农”专家赵文欣评道:一个“包”字,振兴了四川农业。
1978年,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5.7亿元。而2012年上半年,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2081.4亿元。
最先进行“包产到户”试点的凉水村,30多年来,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现在是城里乡间,想在哪儿歇就在哪儿歇。”张荣尚建在村里的小洋楼,装修齐整,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院外则是果园,一家人的居住条件让城里人都称羡。
再次入“社”,
随四川现代农业一起发展
37年后的今天,当接到村上邀请村民拿土地合作入 “社”的通知时,张荣尚毫不含糊就答应了。隔壁棱角桥村的发展,凉水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此‘社\’非彼‘社\’,村民们可以自愿加入专业合作社,走上现代农业之路。”金鱼镇党委书记刘刚说,自己很幸运,3年前一上任就赶上了又一次农村农业改革的好时机。
推行了3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不过,这一模式也显露出一些弱点——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不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等。
2010年,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建设在广汉启动,金鱼镇这片当年在全国率先举起“包产”改革大旗的热土,再次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者。
棱角桥村位于万亩核心示范田的中心区域,置身这里,绿色连片。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在这里变得形象而具体——田成方、土成型、路联网、渠配套。在基地中心的“基地科技广场”里,棱角桥村支部书记杨通才点开电脑,开启灌溉适时监控系统,上游来水逐一显示出来。
杨通才还是金鱼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目前有10多台各式农机,其中今年新购进了一台插秧机,基地内2000余亩水稻首次尝试机器插秧。
村民李明远家的田正是这批2000亩中的一部分,他觉得今年种田格外轻松,“现在从灌田到犁田,再到插秧、收割,甚至中途打农药,全部都是合作社统一在组织,用机器操作,我就等到秋天把谷子搬回家就完了。”
示范基地取得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效果,粮食商品率达90%以上。
今年,像张荣尚一样的村民,只要愿意带地加入合作社,取消田埂、实施现代化统一管理,社员们便能享受合作社“统一机耕、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插秧、统一施肥、统一植保、统一收割”的优惠,不仅能降低投资成本,还将由于科学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加入合作社后,我也可以腾出手来,做点自己的事情了。”张荣尚说,他想出去天南地北游上一圈,看看如今全国各地农村的新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向明)10月25日,西南地区首支民兵直升机应急分队在广汉成立。据悉,德阳广汉市民兵直升机应急分队是依托当地的一家直升机通航公司组建的,分队拥有3种机型的直升机各1架,飞行员18名、机务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