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向明
6月6日,趁着天空放晴,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村民李显松赶紧晾晒刚收割不久的小麦。“今年我们家的小麦单产代表广汉最高水平。”这是李显松近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小麦高产创建验收现场会上,他家的麦田被随机抽中,成为3个验收点之一,因验收单产达到511公斤,成为2012年广汉小麦验收单产之最。
这一数据也比去年高出了28公斤,创近年来新高,位居全省前列。广汉粮食如何实现高产高效?用该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少华的话说,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光合作用”。
“金桥”牵线专家农民面对面
谈起小麦单产达到511公斤时,李显松提得最多的是专家们的指导和帮助。“播种育种过程中,只要发现有问题,就马上能找到专家。”
专家在田间,授课面对面。广汉市开展“金桥工程”,聘请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的十余位专家,开展以科技特派员领办专家大院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目前,该市已先后成立了水稻、小麦、水果、蔬菜、家禽、水产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覆盖了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基本达到了“引一个专家,建一个大院,办一所培训学校,振兴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目标,实现从“盲种盲养”向“智种智养”的快速转变。
李显松记忆最深刻的是,今年3月份,周边一些地方爆发小麦条锈病,小麦专家大院的专家们主动上门帮他查看小麦有无生条锈病的迹象,并指导他展开防治,有效阻止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龙头引领 科技成果转化快
今年,广汉市万亩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480.3公斤,比全市(县)小麦平均亩产高75.3公斤。
“广汉农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由技术创新推动的。”王少华说,2011年,广汉市被农业部列为全国50个整县制高产创建试点县之一,高产创建集成的高产技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应用率都达100%。
重大项目成为引领发展的关键。依托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连山锦花国家新农村建设试点、三水镇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广汉打造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业上中下游紧密配合、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增值链。
据悉,近年来广汉农业龙头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的资金达5.3亿元,引进无土栽培、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27项,同时,通过引进先进设备、高级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此外,“专家大院+企业+农户”、“专家大院+种粮大户”、“专家大院+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典型模式,也加快促进当地粮食增产增收。
新闻推荐
初夏的雪域高原,格桑花美丽绽放。甘孜州色达县的藏族同胞们,再次迎来一批来自千里之外的特殊客人——德阳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疗队。这是德阳市人民医院连续第三年支援色达县人民医院。一名党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