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渔民增收致富。
2版
文/图 本报记者 孙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田间地头到处是春耕的景象。对于渔民来说,眼下也是鱼塘清理和放苗养殖的关键时期。怎样才能让养殖的水产品更安全?如何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近日,以“科技进塘入场到户、助推健康安全增收”为主题的四川省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举行,为当地养殖户送技术、送资料、送渔用物资。
专家现场“问诊把脉”
3月底的友谊村,桃红柳绿,气候宜人。当天上午,原本宁静的村庄变得格外热闹:许多村民听说有专家要来现场指导,早早赶到会场。
渔业养殖技术咨询台就摆在主会场一侧,来自研究所、水产大学、农业大学、饲料公司等的专家与村民面对面,讲解健康养殖技术、安全用药技术等。每一个摊位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村民,他们有的排队领取养殖技术资料,有的认真倾听专家解答,还有的现场就开始讨论问题。
“我们带来了名特优饲料,为的就是鼓励大家积极养殖名特优产品。”来自成都一水产饲料公司的技术总监刘永前告诉记者,公司专门为村民带来了150袋渔饲料和150套技术手册。
友谊村11社的汤宗凯一边翻阅手册,一边说:“我文化不高,不懂得如何科学养殖,这回好咯,活动办到家门口,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记者注意到,不少村民甚至将自家养殖的鱼带来,让专家现场“问诊把脉”,查找问题。
科技兴则渔业兴
德阳市水产渔政工作坚持依法治渔、科技兴渔,以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渔业科技下乡入户、科技合作、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着力推进渔业科技进塘、入场、到户。同时,全市水产工作始终抓住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渔民持续增收,加快集约型渔业向健康型渔业转变、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并确保渔业生态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
为抓好全市的水产养殖,全市通过实例的示范作用,帮助渔农掌握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各地技术推广站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把科技送塘前,去年全市共计开展《水产食品安全与健康养殖》等专题培训46次、参训2000余人次。同时,全市加强鱼病测报网络建设,改进鱼病防治技术服务;开展养殖水体的改良,在池塘养鱼中套种水蕹菜,净化水质,减少鱼病、用药等,加强全市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渔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德阳市依托水产业积极推进建设水产示范村,广汉市三水镇的友谊村就是其中之一。在示范村内建有观鱼长廊、餐饮娱乐等,吸引大批客人到示范村消费娱乐。友谊村村民文华仲的农家乐就建在池塘边,提供卖鱼、钓鱼、吃鱼一条龙服务。他高兴地说:“这种水产新农村建设,让我当上老板,给自己打工,好不惬意。”
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4.79万吨,占本年度计划总产量的101%,比2010年的4.46万吨增加3300吨,增长7.40%。渔业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14.46亿元,比上年13.49亿元增加0.97亿元,增长7.24%,实现水产助农增收33.67元/人。2012年,全市将力争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8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唐茂)4月27日晚,由广汉市委、市政府主办,广汉市总工会、广播电影电视局、文化体育局承办的广汉市“劳动之光”颁奖晚会在金雁广场举行。广汉市委书记毛君甫,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刚等该市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