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新闻 广汉新闻 什邡新闻 绵竹新闻 中江新闻 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德阳市 > 广汉新闻 > 正文

三水 人杰地灵 家园前程锦秀

来源:德阳日报 2011-05-10 04:50   https://www.yybnet.net/

三水镇友谊村水产养殖休闲观光区。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柯尊平到三水镇友谊村调研考察。省政协副主席、原德阳市委书记方小方到三水镇友谊村易家河坝调研。三水镇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新貌。三水镇石观村新农村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优势凸显凤凰栖

“不知不觉中,三水几乎和广汉城区连为一体了。”隔了好几年后又回到三水的人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确实如此,从广汉城区到三水的广金公路沿途,企业在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圣油科技、方达机械、东兴羽绒,分布集中,把三水与广汉城区基本连为一体。

这一切,与三水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密不可分。

三水镇是广汉市的6个重点乡镇之一,是广汉市“一城两区六镇”的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集群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三水区位优势,抓好招商引资硬环境建设。

三水镇南临省会成都 25 公里,北距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 19公里,处在“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辖区内有全国唯一一所培养民航飞行员的高等院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亚洲地区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距三水只有3公里,广金公路和成绵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8 国道、宝成铁路紧邻三水,成青快速通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的出口直接与三水相联接,交通十分畅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三水镇辖区内建有完善的水、电、气、排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有日供水量700吨的自来水公司1座,有日供气30万立方米配气站1个,建成 11万千伏变电站1个。突出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硬环境资源为该镇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他们通过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和“产业提升年”活动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一方面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一站式”服务制度和定期企业走访制度,帮助新建(改扩建)企业办理用地、建设等手续,协调金融部门解决企业技改、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妥善解决企业周边村社和群众的纠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按照全镇工业布局规划,引导企业集约集群发展,突出抓好蜀中制药、方达机械、圣油科技、东方化工、三水纸业等医药、机械、化工、造纸优势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重点优势规模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该镇结合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加强对镇域内高能耗、低产出、低税收企业的监管,转变企业增长方式,推动全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三水镇将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支持原有重点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本镇优势,积极吸引具有竞争优势、劳动力相对集中、税收高、无污染的项目和企业到本镇落户。2010年,到三水落户企业9家,完成招商引资27727万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9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7%;销售收入536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7%;利润281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4.1%;利税 55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9%。

幸福指数大提升

来到三水镇,你会看到城乡环境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10年12月,一群三水场镇社区居民敲锣打鼓来到镇政府的临时办公点,为镇党委、政府送来锦旗,感谢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办了实事。

三水镇党委、政府以促进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取得实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创新工作思路,抓住实和新作文章。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五结合”:与转变城乡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相结合;与打造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相结合;与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相结合;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特色农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相结合。

在具体治理上突出“三重点”,打好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攻坚战。一是打造亮点,破解难点。三水镇打造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石观村和友谊村两个亮点工程,充分发挥石观村、友谊村两个典型的示范作用,取得了全面开花的好效果。

石观村把新农村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规划打造不同景观的农家院落,注重打造生态环境,构建交通网络,修建小型广场、停车场、健身娱乐中心、垃圾处理池等配套设施,让农民逐渐融入城市的文明生活方式之中。现已完成新村一期建设农民新居100余户,建设完成新村周边两万余平方米的绿化,全面完成了电气化改造,自来水、天然气管网建设,光纤电视网络安装,同时在全市农村率先实行小区卫生、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化物业管理。

友谊村把环境综合治理与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一村二品”(即专业养殖商品鸭和肉鸭,充分利用易家河坝打造1500亩的渔业生态观光区)相结合,硬化村道6000米,沟渠5000米,安装低压线路6公里,新建沼气池460口,精心打造水产养殖观光长廊,兴建以钓鱼、吃鱼、观鱼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观光农家乐,带动全村基本达到了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环境综合治理目标,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的一个夺目看点。

三水镇把场镇环境综合治理与打造特色重镇结合起来,打响根治集镇“脏、乱、差”的攻坚战,通过政府投入、招商引资、社会捐赠三种形式,共计筹措资金3000万元用于改善场镇基础设施和完善场镇配套功能,对三水镇1.2公里长的三条老街和下水道进行了彻底改造;新建了两条共计1.1公里的“九一街”延伸段和市场路;在场镇实施路灯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40盏,更换路灯50盏;新建了一个占地47亩、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省级“三化”达标的示范性综合农贸市场;将闲置的老市场改造为三水镇汽车、摩托车维修中心,目前已有15家汽车维修户和摩托车维修户进驻,彻底改变了汽车修理户沿街为市、占道经营的状况;新建了日供水量50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彻底解决了1.3万余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完善了水、电、气、排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光纤电视网络覆盖集镇,引资新建日供气30万立方米配气站一个,建成 11万千伏变电站1个;修建群众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一个,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重镇形象光彩耀眼。

三水镇党委、政府根据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确定重点,清理建筑垃圾和白色垃圾,清除卫生死角、积存垃圾,拆除违章搭建的棚棚,规范占道经营,清理污水沟,取缔乱打的户外广告、乱挂的各种横幅,逐步将场镇清洁卫生、车辆停放、农贸市场和临街商家坐商归店等各项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采取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队、城镇管理中队和专业保洁队等3支队伍,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彻底消除了群众认为环境治理只是一阵风的疑问,向全镇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江汇流新村美

“到石观村、友谊村休闲度假的人真多,几乎每个周未都有好多批。”这是公交车售票员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现在的人均纯收入比5年前增长了3倍,这是以往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啊!”这是该镇石观村、友谊村等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

提到三水镇的石观村、友谊村,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广汉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2006年,石观村、友谊村分别确定为德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三水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将农民新居与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发展支柱产业、城乡一体化相结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村建设,规划先行。三水镇坚持高水平的规划,邀请了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成都分院的专家对新村进行规划,设计了6种户型,建筑面积从88平方米到420平方米不等,并规划了小型广场、停车场、健身娱乐中心等配套设施,让农民逐渐融入城市文明生活之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农民作为主体。坚持政府主导、村“两委”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发动农民主动参与新村建设。坚持严格执行统规自建及农村宅基地政策。在新村建房的必须是户籍在本村、具有住房的农民;坚持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农民自己建设,建房所需材料均由农民自己选购,工匠由农民自己确定;户型及位置的摆放由规划确定,各户具体位置在同一类户型中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修房户均与村委会签订了施工协议书,按户型缴纳保证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原宅基地回耕及新房修建。

新村建设坚持依托产业支撑。石观新村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和民航飞行学院坐落于境内带来的庞大消费群体,建成各具特色的农家乐7家,有珍杏园、土飞鸡等,基本实现了一家一景、一户一品,已逐步成为集观光、休闲、吃住配套的第三产业休闲的好去处。友谊新村则立足于三江汇流处的地理优势,分三期对闲置的河滩地进行改造,并整合农业项目,修建了休闲观光长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成易家故事等17家特色农家乐,逐步发展成为德阳地区最大的集养殖、垂钓、观光、休闲、住宿为一体的观光区。

对现有院落进行改造提升。三水镇在现有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围绕三产服务,大力改造农村群众居住环境。邀请规划专家对易家河坝周边的农村院落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原生态院落,通过改造基础设施,整改农舍风貌,以最少的投入达到就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现在,村集体经济上去了,农民发展了第三产业,实现了增收,石观村、友谊村村民人均纯收入比以前增加了3倍,新村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春风”吹拂促增收

2010年夏天,外出到宜宾学习春风经验的友谊村党支部书记邹顺明回到家后,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天刚亮,他就叫上了所有的组长开会,向他们介绍了此次外出的见闻,他意味深长地对组长们说:“有机会带你们到春风村去看看,那里是山区,远不如我们这里条件好,村民的人均收入却得到大幅提高,靠的是什么?是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此同时,镇党委发出了“创先争优,学习春风经验创增收”的行动号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友谊村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目前,占地260余亩的葡萄果园已初具规模,种植葡萄15.6万株。估计亩平纯利润将达6000余元。

镇党委还通过镇村干部大讲堂的方式将邹书记学习春风经验的见闻和发展友谊村的打算在会上作了交流,全镇12个村党支部书记深受震撼。于是,三水镇各村纷纷行动起来,结合本村实际,以学春风见行动,以促进村民增收为目的,都推出了学习春风经验,增收致富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落经村,该村邻近成都青白江大同镇,是三水镇最为偏僻、贫困的一个村,学习春风经验后,落经村因地制宜建立了贵妃枣基地,种植枣树40余亩,2600株,估计每亩可收入4000余元。村“两委”还组织十几户农户利用田埂、院落林地等种植了10亩600余棵桃树,并于2011年春节后从松林镇请来果农技术员,现场培训种植桃树和嫁接桃树的方法。桃树嫁接后,品种得到了提升,估计每亩可增加收入4000余元。

土地流转现代版

三水镇三江汇流之处,泥沙地较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的特色和优势,具有实行城乡统筹的潜力。

镇党委、政府着手从三个方面进行城乡统筹工作的设想和大胆的实施。一是镇党委班子深入到村组,召集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开会,向他们宣讲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并结合各村的实际,和大家一起共同分析各村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提高干部、党员和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缩小城乡差距的意愿。二是对各村进行信息、技术和有关方面的对接。中心村、常乐村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条件,但由于是单家独户各自生产,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以常乐村为试点,大力开展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常乐村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两年来,常乐村新修建U型水泥沟11185米长,新修水泥村道和社道3320米长。目前,常乐村参加土地流转的共有140户,接包人6户,流转面积434亩,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500余人次,人均月挣得劳动报酬达1000余元。出租土地的农户每年的租金收入比出租前均高出200余元。主要种植黄瓜、花菜、韩国萝卜等时令品种,受到消费者欢迎,效益良好。常乐村的土地流转已初显现代农业的规模,村民们深深感到:城乡统筹,土地流转,致富路越走越宽了。

群众是否满意始终是三水镇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2010年年终综合考核评价中,群众给予三水镇党委、政府的评价是--非常满意!

如今,一个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发展如日中天的三水镇正快马加鞭、疾舸扬帆,向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行。

新闻推荐

争当排头兵建设示范点 ——三水镇友谊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唐茂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立足本村实际,以“强产业、建新村、治环境、作示范”为主题,坚持“五个结合”,争当“创先争优”排头兵,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全力推进全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三水 人杰地灵 家园前程锦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