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新农村。 余嘉 摄 农业部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兴隆镇无公害蔬菜基地里的大棚苦瓜。 三水镇友谊村水产养殖休闲观光区。 小家禽养殖场。近年来,广汉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他们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
广汉市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全市幅员面积538.28平方公里,总人口58.82万,其中农业人口45万,农业耕地44万亩。
广汉是全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之一。1988年撤县建市,是全国和四川省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恢复乡建制,是全省第一批实现小康的县市,已连续13年保持四川省“十强县”地位。2007年又被四川省政府列为扩权强县27个试点县之一。
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历来就有精耕细作的传统,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发展高效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水稻单产562公斤,油菜籽单产171公斤,小麦单产401公斤,主要农作物单产居全省前茅。
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奠定了广汉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的做法
抓龙头企业。广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并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一是先后出台了14个政策性文件,在用地、用电、用水、用气、行政事业收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引导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把农业产业化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制定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广汉市农业优势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三是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能。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市领导联系点制度,每个领导联系一个产业和两个龙头企业,定期召开联系会,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广汉共培育出川粮米业、种都种业、隆平种业、西南禽苗大市场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国家、省、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吸引了广泛的国内外的资金参与广汉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以来,已先后有美国ADM公司控股企业川粮、益海、广东温氏集团、万总贸易香港公司、日棉食品株式会社等国内外公司投资广汉,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广汉共有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德阳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3家广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农民股份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已达300个,专业大户6500户。
抓基地建设。从2000年起,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基地开发,从2005年以来连续将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专项用于产业基地的道路、沟渠建设,先后建立起了“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商品瘦肉猪出口基地”、“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全国禽苗定点批发市场”等基地。
一是依托南方食品、天马食品等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23万亩,带动农户8万户;二是依托川粮米业、米老头食品等企业,建立起优质水稻基地32万亩,带动农户11万户;三是依托益海、广汉油脂等企业建立“双低”油菜基地16万亩,带动农户6.8万户;四是依托种都、隆平种业等企业,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带动农户2.6万户;五是依托丽佳养殖、绿松药业等企业,建立20万头优质肉猪基地,带动农户4万户;六是依托熊家婆、王氏鸭业等企业,建立800万只优质水禽基地,带动农户1万户;七是依托西南禽苗大市场和高坪禽苗市场等专业市场,建立了小家禽孵化基地,年孵化禽苗近2亿只,带动农户6000余户。
抓标准化生产。一是专门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项目领导小组和生产技术实施小组,负责督促各乡镇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二是制定了技术标准和操作技术规程;三是完善生产管理制度,搞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建立了生产基地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四是严格监控农业投入品,净化农资市场,市上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队加强了农资市场的执法、监督力度,使禁止限制销售的农用物资得到了全面控制;五是抓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目前,申报并取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的蔬菜产品有4个,通过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了粮、油、水果、蔬菜、畜禽等23个品种,面积达32.87万亩;六是加强无公害种植业产品的监测工作,依托省农业厅及农科院的技术力量和自身实力构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监测体系,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检测中心和3个乡镇的市场检测点。每年对30余个蔬菜品种随机抽取5000余个样品进行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通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推行和质量控制,使广汉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抓科技推动。广汉针对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的尖锐矛盾,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方向:紧密依靠科技进步,优先采用资源节约型农业新技术,夯实粮油科技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种养加协调发展,着力构建以优质粮油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措施上:一是加大科技投入,2000年以来,广汉市农业龙头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的资金5.3亿元,引进无土栽培、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27项,引进先进设备、高级技术人才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川粮米业开发的“胚芽米”、金丽公司培育的“金丽种鸭”等都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二是建立专家大院,开展科技示范。广汉还采取“专家牵头,项目推动,企业化运作”方式,开展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目前聘请了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的17位专家,按主导产业建立了小麦、水稻、蔬菜、水果、家禽养殖5个专家大院和8个科技示范园区,将农户带入产业化链条中实行标准化生产。各专家大院还分别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等重点攻关项目。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广汉市整合农技部门、传播媒体、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等资源,通过《农村天地》电视节目、田间培训、“培训直通车”、“一站通”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推广普及旱育秧和旱育抛秧、免耕覆盖沃土、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品牌效益。一是制定农业品牌发展计划,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鼓励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产品申报名牌产品,利用各种展会、各种媒体,采用办展览会、办公共展厅等多种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扶持特色产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二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发展关联产品,积极创建自主品牌。三是有计划地创造条件,恢复传统品牌,扩大广汉农产品市场的占有份额。经过努力,共打造出“种都”、“川粮”、“米老头”、“青水屋”、“隆平”、“口福”、“金丽肉鸭”等50个深受市场欢迎的品牌。
发展现代农业的效果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00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5.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5131元,比上年增加590元。粮食总产27.79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油菜籽总产2.29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稳定52万吨,水果产量2.66万吨,增长5%。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生猪出栏68.34万头,比上年增长2.13%,小禽畜出栏2560万只,增长10.05%。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9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5%,农村用电量2696.19万千瓦小时,增长19.9%。
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全市农业产业结构由单一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协调发展转变,由产量、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转变,由内向型农业向外向型农业转变。优质农产品生产格局逐步形成。一是形成了以坝区乡镇为主的优质粮油生产区域,2007年优质稻生产面积33万亩,占水稻生产面积的85.5%,优质油菜籽面积12.57万亩,占油菜面积的93.1%。二是发展了1.5万亩优质水稻、油菜、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三是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4.3万亩,形成了规模出口蔬菜示范区1.2万亩,反季节生产基地2.61万亩,特色生产基地4.05万亩,秋季粮油菜基地3.11万亩,达到无公害要求标准。四是丘区形成了以水果、药材种植及农家乐生态观光为主的优势产业区域。五是加快了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2007年,出栏肉猪68.34万头,禽苗产销量达1.8亿中只。
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推进,初步构筑起贸工农相衔接,产加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发展领域。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00多个,已有国家、省、市、县级农业产业企业79家,有农民股份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07个,专业大户6400户,全市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25.5亿元,年销售收入39.9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建立各类基地38万亩,带动农户14万户,占总农户90%,带动农民实现收入5亿元,人均590元,吸纳近4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已建成了粮油生产、加工、销售体系,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体系。
科技创新推广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建立起以省农科院、四川农大和农业龙头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市、乡(镇)、村三级完善的农技推广网络。通过建立示范园区,引进和试验、示范新品种,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汉先后开展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3个产业,良种、良法、良制、植保、土肥、农经等7方面25个课题的研究,获得了132项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突破粮油关键技术,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和搞好综合配套应用,提出了实现广汉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技术途径,即以科技创新转化为支撑,以健全农技服务体系为手段,促进种养加协调发展,实现高产、优质、资源节约、节本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总目标。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的综合技术,提高了畜品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和集约经营度,繁荣了农村经济,优化了产业结构,使农民得益率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全市粮食平均亩产由1977年的263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445公斤,增长69.2%,油菜籽亩产97公斤提高到170公斤,增长75%。种植业亩平均投入产出比由1977年的1:1.95提高到2007年的1:3.23,平均亩耕地劳动收入提高到1545.14元,投入产出比值比1977年提高65.6%。
经省农科院专家进行的多元相关回归分析,科技要素已成为促进广汉市农业增长的第一要素,广汉已实现了由劳力密集型传统农业向以科技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和科技密集型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广汉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起到了探路的作用,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找准突破口。广汉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认定了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转轨变型的助推器,只有产业化的发展才能打破传统农业的格局,只有发展产业化,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生产力水平提高。在一个县市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时候,只有靠农业产业化企业来承担现代农业物资装备和科学技术支撑责任。广汉农业龙头企业正是用现代物资武装自己,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基地联系农户,通过加工增值,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与龙头企业合作既规避了市场风险又得到实惠,看到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希望所在。所以,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社会力量一起上。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在吸引个人和社会力量开发农业方面,广汉作了大量工作。一是放宽农村信贷门槛,提高信贷额度,延长信贷时限,放松担保限制,推行信用贷款。二是增加政府对农民的信贷支持,建立担保基金支持农民信贷,加大政府对农民贷款贴息力度。三是加大政府对农民生产环节的直接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四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最大程度化解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五是采用减免税收、用地优惠、降低门槛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农业开发,催生一批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集团,这是广汉发展现代农业最为根本的举措。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广汉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工作,努力探索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济体制。一是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搞好土地延包,妥善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中的遗留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二是积极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土地规模经营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方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及龙头企业集中,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产出效益。三是建立起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支部+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300多个。四是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这些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组稿:本报记者 唐茂 图片:广汉市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争当排头兵建设示范点 ——三水镇友谊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唐茂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立足本村实际,以“强产业、建新村、治环境、作示范”为主题,坚持“五个结合”,争当“创先争优”排头兵,努力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全力推进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