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东北首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
1月20日,达州宣汉市民尤女士因感冒发热后咳嗽,突然晕厥送入当地医疗机构治疗。由于病情危急且当地救治水平有限,命悬一线的尤女士转院到达州市中心医院,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经过该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尤女士重获新生。目前,尤女士已转入普通病房行康复和心理治疗。
“我把老婆送到宣汉当地的医院时,医生告诉我她的病情十分严重,有生命危险,必须要转院治疗。”尤女士的老公告诉记者,起初他们一家人想把尤女士送到川大华西医院或者重庆西南医院治疗,但是医生告诉他们对于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每秒钟都非常珍贵,建议他们就近到川东区域医疗中心—达州市中心医院。
据了解,尤女士转院至市中心医院时已经是神志不清、呼吸不畅,心率低至2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至20%左右,血压测不出,濒临死亡。该院重症医学科紧急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RRT),有创血流动力学(PICCO)监测及药物保守治疗等,病情稍有好转。但治疗进行到第3天时,尤女士的病情还是没有根本性改变,并出现了血压开始下降,CO(心输出量)下降,CI(心指数)下降至1.89L/min.m2(心博指数),血压需大剂量升压药物仍难以维持,有了上ECMO指征。
据悉,ECMO(体外膜肺氧合)为IV级诊疗技术,是重症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其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均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专门管理,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此前,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专门派出医疗、护理团队在国家级体外膜肺氧合ECMO培训基地专项进修学习了该项技术。面对尤女士危、急、重的病情,和患者家属深切的期盼,重症医学科决定为患者实施ECMO。对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溶血、血栓、心肌保护、脑保护、肺实变、感染、呼吸机的管理、CRRT的介入、设备和管路故障等一系列问题,重症医学科制定了各项预案。考虑到患者停机拔管后,需面临动脉静脉血管修补、渗血、栓塞、谵妄、营养、功能康复等一系列问题,重症医学科联合多个学科共同制定了严密的方案。
1月23日,川东北首例ECMO选择了V-A ECMO模式并成功上机,在经历4天的ECMO、12天的呼吸机等治疗后,患者获救。目前,尤女士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可自主进食,转入整形美容烧伤外科进行伤口修复治疗。记者见到尤女士时,心情颇好的她还吩咐女儿拿来口红给自己画上,说看起来更精神些。
据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祥德介绍,一些患者或家属遇到疑难重症总是想到往成都、重庆等相邻的大城市跑,但危重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不宜长距离转运,一个非专业的决策往往会导致一个失败的结果。郑祥德表示,他们科室一直都本着“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初心,不管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在持续提高,有能力应对危急重症挑战。据了解,2020年四川省卫健委信息中心大数据学科排名显示,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进入全省前五位,此次该院采用ECMO技术拯救患者并取得成功,代表着该院的危急重症救治水平走在省内前列,发挥了川东北重症医学领头羊的作用。“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对川东北区域广大群众的健康负责、为生命护航,真正肩负起‘医在达州’的责任与使命。”郑祥德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洪叶 通讯员 卢星潼
新闻推荐
红三十三军纪念馆始建于1983年,1986年对外开放,整馆呈阶梯分布,绿树成荫。“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