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宣汉 > 正文

科技创新激发工业经济突破

来源:达州日报 2021-02-01 09:27   https://www.yybnet.net/

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

达州高新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制造业,集群引进投资合作项目24个,投资总额73.5亿元,中国纤谷、秦巴数据谷已初具规模。

宣汉县围绕微玻纤新材料、天然气和硫黄、锂钾综合资源开发“三驾马车”重点突破,新增配套项目11个,投资总额68.25亿元。

四川省维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率先打破美国对此项技术垄断的反射式偏振光薄膜生产线项目在大竹县工业园区建成。

……

这些响当当的工业项目,无不以科技创新作为底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倍增器。未来,达州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更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在各个产业领域、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切实推动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日趋完善 支撑加强

近年来,达州市工业科技创新体系渐趋完善,在工业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目前,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其中近两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6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65家;现有国、省级高水平研发机构35家,省级科技扶贫示范基地5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7个;全社会研发投入达9.9亿元,同比增长6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十三五”期间,达州市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29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3家、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企业技术中心55家。2019年,新建成省级富硒产品、玄武岩纤维质量检验中心、国家天然气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磷酸盐研究中心各1家,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达州分中心成功落户达州市。

逆难而上 不降反增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达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克服疫情影响,逆难而上,不降反增。

去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14.2%,全年预计达到400亿元。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全年新培育高企33家,总数预计达到9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265家。加大对科技服务业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立项支持科技服务业项目6项、资金近400万元。

达州市还积极开展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和评价工作,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聚元药业等27家企业已成功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炬原玄武岩、兆纪光电等16家企业成功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迈科隆高效节能真空绝热板研究及应用等8个项目获得创新主体培育资金支持。

未来已来 赋能发展

“十四五”期间,全市工业科技创新将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支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施产业创新引领行动。强化创新供给,凝练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创新平台(基地)。聚焦“6+3”重大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进一步深入落实科技创新“十个一批”举措,开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引领现代产业发展。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启动瞪羚企业培育工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集中政策资源给予重点支持;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把“1+7”开发区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集聚区。

实施创新研发平台构建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搭建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制定创新平台培育方案和目标,激励引导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各类创新平台提档升级。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达州分中心能力建设,新增布局一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推动重点行业创新链、金融链、产业链深度对接。扎实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转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向产业应用转化。

实施发展动能转换行动。达州市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和产业发展研究院,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开发一批具有竞争能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创新应用,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和试点项目,建成达州工业云平台,持续推动企业上云;开展智慧园区建设,推动园区服务管理水平提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魏华

新闻推荐

农发行投放25亿余元助力宣汉整县“摘帽”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张平通讯员张利华)“一辈子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些偏僻的穷地方竟变成了美丽的新景区,我一个农民变...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科技创新激发工业经济突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