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宣汉 > 正文

那些年“前浪”们经历的高考:语文卷上飙英文 考场外备着洗脸水 明天,成都将有七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冲吧,后浪,等你凯旋

来源:成都商报 2020-07-06 01:24   https://www.yybnet.net/

2020年7月7日,高考将正式拉开序幕。和往年不同,今年的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

老照片、学生证、高考成绩单……一个月来,人们晒出各种旧物,缅怀自己那段奋斗过的青春岁月。时光荏苒,故梦不老。每一件旧物背后,都有一段独一无二的回忆。每个人的回忆重叠起来,或许就是一个时代的际遇。

【受访者简介】

谢谦,四川宣汉人,生于1956年。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工学学士、文学硕士与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谦: 语文卷上写英语 考前喝了三两酒

1977年冬,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1978年春天,27.3万名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踏进了大学校园。宣汉男生谢谦即是其一。“我们宣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如果没有高考,我最多在老家读个师范,然后在本地当个小学老师,一辈子都这样,而且这还算是我运气好。”谢谦坦言。

和谢谦的采访约在川大江安花园。一进谢谦家门,两扇书柜夺人眼球。40多年前,这样丰裕的藏书,让多数人难以企及。谢谦回忆,当他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非常振奋,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去借书,因为之前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材,全国各地都不一样,不断地在变化。小学中学,一直都是‘混’过来的。”所幸他有自己的轨道,“当时我有个高中数学老师,他对我说,你绝对不要放弃学习!”

虽说如此,谢谦仍倍感压力,两个月后,高考在即,“(一起参加高考的)老三届高中生,虽然10多年没学了,但人家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我们学都没学过。”周末变得弥足珍贵,他得赶着去两三百人的大礼堂听老师免费讲课。他心中的唯一念头,是“脱知青籍,走出大巴山”。

语文考试时,须默写毛泽东的《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写完后,谢谦突发奇想,在空白处还用英文写了一遍。

考完前三科,科科顺利。“我很春风得意,哼着歌到街上面馆,与七八个同学围坐一桌。让大家惊喜的是,面馆居然特别推出粉蒸肥肉与红苕酒,且不要肉票酒票,大家各要一碗肥肉,我却多要了三两苕酒。”

所幸三两苕酒并未阻断谢谦的大学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谢谦的北京梦终于成真。1978年3月10日,谢谦第一次在天安门留影。多年后,他一直记得这个日子,“时年21岁零71天”。

红星新闻记者 马天帅 彭莉

【受访者简介】

漆明,四川成都人,1981年考入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劳动与人力资源业务部主任、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漆明: 老师拍下我高考的一瞬间 这张照片成为近40年来的珍存

1981年7月7日,全国高考第一天。在成都市第20中学的考场上,一个16岁女生正奋笔疾书。白底碎花衬衫,黑色及膝裙,发辫纹丝不乱。浓烈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映上了女孩的侧脸。一位监考老师走过,用相机定格了这个瞬间。

“我们学校的美术老师专门负责拍照,正好拍了我所在的教室。”39年后,漆明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高考,种种细节,历历在目。39年来,这帧照片一直在她相册的首页。

“高三时比较懵懂。那时想当翻译,觉得当翻译是件挺洋气的工作。”漆明说,对翻译的想象来自电影和纪录片,还来自父亲的两个学生。

回忆起高中生涯,漆明说:“我很认真,但那时没心没肺的,属于上课要讲小话的学生。有一次班主任骂了我大半节课,一直骂得我痛哭流涕,然后让我带着眼泪回教室。”虽然如此,她却感念班主任,“我们班主任其实挺好。上晚自习的时候,他还会自己掏钱给我们准备蛋糕什么的,强制性地要求我们必须上晚自习,怕我们出去玩,把我们管得很严。现在想起来,我语文写作的提高,其实是靠班主任。”

高考前,漆明并不紧张,“因为我们家住在老师宿舍,就在学校里,所以我不紧张。高考前,我没有提前去学校,卡在高考铃响前5分钟冲进教室。当时好像没有很担心成绩,因为我对自己要求不高,如果考不上南京大学,非重点第一志愿的四川外语学院应该会把我录取”。

捷报传来,漆明很平静,“好像真的没什么感觉,觉得跟我爸有个交代了”。初到南京,漆明豁然开朗。她说:“很自由、很兴奋,没有父母管了,之前我爸管得特别严。在家时,觉得反正有父母;离开了家,很多东西就需要自己独立去面对、独立去思考。这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大学4年,给了我选择的底气,这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受访者简介】

黄立新,四川大竹人,1966年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四川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黄立新: 考前看了场外国电影 考完后把压卷的鹅卵石揣回家

当年,18岁的大竹男生黄立新有一个梦,身居江南,日日年年,与书为伴。彼时能看的书不多,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魏巍的《东方》和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屠场》。

北大毕业后,黄立新入职出版社,和18岁的梦里一样,他真的开始了朝夕伴书的生活。机缘巧合,他所在的出版社,出版了他喜爱的《屠场》。告别北大30余年后,已任职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多年的黄立新告诉记者,由梦境直抵现实的,是一座叫“高考”的桥。

“一定不能在省内上大学,走得越远越好,想自己去漂一下、自己去感受一下。” 黄立新坦言,“离开”对自己“很重要”,“18岁以前都在父母身边,没到过大城市,去的最大的城市是重庆,也是呆一晚就走了。想离开这个地方,想翻山越岭看看外面的世界。”按母亲的建议,他填报了北京大学,“当时我在大竹县中学,那个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每年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中国科技大学”。

重点中学里,苦学成风。父亲给黄立新许了个愿,预考出色就给他买个手表。很快,18岁的黄立新如愿得到了一枚30元的钻石牌手表。

1984年7月7日,高考来临。“高考前一天,我一点都不紧张。为了放松,父亲还陪我去看了一场外国电影,好像叫《西部游侠》。”这样的轻松没能持续至高考当天,“我们应届生缩手缩脚,大气都不敢出。”黄立新还记得,“考试前,教室里会准备风油精,让考生提神。有的教室门口还准备了洗脸盆,让人洗个脸清醒清醒。有的考生久经考场,已经考了三四次。他们一会洗脸、一会搽风油精,动个不停,跟我们完全是不一样的状态。”

每个人的考卷上都镇着一枚鸭青色的鹅卵石,“压着不让考卷被风刮走。离场时,我很紧张,回家后发现,我把鹅卵石揣回来了。”高考三天,黄立新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平时只有过生日时才能吃”。

8月的一天晚上,父亲打听到,黄立新考了455分。这个消息让黄立新的心情瞬间大黯,“吓一跳!怎么这么低?心跌到谷底了。”柳暗花明。黄立新很快得知,原来所谓的455分,其实是本科录取线,他的考分为551分。

一天下午,黄立新刚走到校门口,一位中年化学老师笑眯眯地叫住他说:“黄立新!你考上北大啦!”黄立新回忆说:“我很高兴,然后去看,我的名字已经写在黑板上了。”

打开录取通知书,信封上写着:“黄立新同志”。“第一次有人叫我‘同志’,瞬间觉得自己长大了。打开信封,里面写着红色的‘欢迎新同学’一类的字词,觉得自己成了北大一员,特别骄傲,非常兴奋。”

北大四年影响了黄立新的一生,“回想起来,工作这么多年了,如果是学人文社科的,其实打的整个底子都是在大学,或者说硕士以前。那个时候积淀的东西,决定了你一生。虽然还要继续教育、继续学习,但这种底色,在那个时候就打下了。以后,永远都捡不回来。因为你的心境变了、时间变了,可能没那么执着、没那么纯粹了,而那个时候的纯粹是很可贵的。”当记者问及四年大学生活对他最大的影响时,黄立新沉吟了一下说:“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非常重要。”

考生注意!看考场这些细节看清楚

7月6日,2020高考考生就可以提前进入考场,熟悉考场及周围环境。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提醒:考生看考场切勿走马观花,需要对交通、考场分布、座位信息等细节尽快了解和熟悉,还要对考点和考场的防疫措施了解到位。

开考前考生可提前前往考试地点进行“踩点”,熟悉考点周围的环境,将有利于考生做好准备工作,顺利进入考试状态。

去“踩点”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考生应自备口罩前往考点,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进出考点和考场时须佩戴口罩,就座后可不用佩戴口罩。在进入考场时,应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安全检查。

熟悉考场时,一定要从家里/高考住的酒店出发,也就是说沿着赴考路线走一遍。算一算,从家或酒店到考场需要多长时间。为了不耽误考试,考生和送考人员,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最好提前1小时出行,尽量错开出行高峰期到达考点。路途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开高危路段。

“踩点”当天抵达考场后,考生要配合学校的要求,有序进入考场。各考点候考区都有考场分布示意图,考生在“踩点”时,应认真对照准考证与考场及座位信息是否一致,一定要记准自己考场号和座位号的具体位置。

考生看考场时,防疫语音提示将不间断循环播放,考生要认真听考点的防疫语音提示。高考是非常严肃的国家教育考试,需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考生要根据防疫语音提示充分了解考点防疫措施、安检流程,准备必要的防疫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考生“踩点”时,特别要注意仔细阅读《考场规则》,对考试禁止的事项要提前做好准备。禁止带入的东西有:手机、手表、各种电子设备、计算器、纸张等。 据川报观察

哪些路段管制,如何停车?

成都交警发布高考出行指南

高考临近,7月4日,成都交警发布中心城区(含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考考点行车、停车等出行指南,届时,考点周边部分路段进行临时管控。成都交警将安排警力对各考点周边交通秩序进行维护,请广大考生和家长配合执勤民警的指挥管理,做到车辆行停有序。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查看。

新闻推荐

历时逾一月,“连线”华西援助湖北医疗队 成都老人写的抗疫故事登上《人民文学》头条 “我找到了通往 战疫医护心灵的钥匙”

孩子们的画作里满含对前线父母的思念,让谭楷深受感动成都->武汉一个77岁成都作家对武汉前线的遥望入夜8点,谭楷的一天,...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那些年“前浪”们经历的高考:语文卷上飙英文 考场外备着洗脸水 明天,成都将有七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冲吧,后浪,等你凯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