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宣汉 > 正文

昔日穷山坡 如今幸福窝 记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的蝶变之路

来源:达州日报 2019-10-23 08:58   https://www.yybnet.net/

大窝村桑树坪一景。 (本报记者 龚其明 摄)

环境优美的大窝村。 (达州日报社航拍队 摄)

夜风习习、繁星点点,大巴山深处的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晓行巴陕”民宿灯火通明、人盈客满。

“景区知名度高了,游客多,民宿生意好,我们的收入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夜已深,几位在此务工的村民围坐歇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窝村位于巴山大峡谷景区腹心地带,距宣汉县城110公里,山高路远、土地贫瘠,曾是周边群众闻之摇头的“穷窝”。这里的青壮年倾巢外出,留下“老弱小”种植玉米、土豆,看着老天爷脸色,苦苦求生。

山区生活,缺啥都不能缺水。见记者来访,村民唐远润从里屋拖出好几个旧塑料桶。即便今天住上新房、喝到了提灌站输送来的山泉水,他仍舍不得扔掉这些“蓄水桶”,“过去没有稳定水源、靠天吃水的日子,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要珍惜新生活。”

新生活源于一场大变革。

2014年,宣汉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在原百里峡景区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带动北部山区整体脱贫。这给大窝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巴山大峡谷景区于2018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桑树坪、亲子乐园、露营地、茶仙坝、毛坪、大岩坝、狩猎场等核心景点全在大窝村境内。

“大窝村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07户,2348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8户661人,原贫困发生率26.84%;2014年脱贫42户163人,2015年脱贫17户66人,2016年脱贫9户44人,2017年脱贫20户83人,2018年脱贫79户262人,实现整村脱贫,下剩11户32人计划2019年预脱贫。”谈及变化,大窝村党支部书记刘启兵用详实的脱贫数据加以佐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持续增收、稳固脱贫,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模式。自2016年以来,大窝村全面参与景区开发建设与营运管理,通过景区文旅扶贫创新发展的“七种模式”,彻底改变了“坐在金窝里过苦日子”的现实困境。

资源入股带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宣汉通过积极探索景区建设与群众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景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景区开发区的土地、林地等资源折价入股,景区建成后拿出门票收入的10%按“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进行分红。目前,全村共入股景区、土地征用、流转租用耕地林地11147.3亩,覆盖全村514户群众,总收入2444万余元。

劳动就业带动。建立“片区贫困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根据景区建设项目用工需求,结合贫困群众年龄结构和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到景区务工,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把贫困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现在,全村有575户群众在景区务工。

经合组织带动。出台景区创业就业激励办法,突出能人和经合组织培育,积极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工商业主“三类人才”进入景区创业致富,通过“能人+贫困户”“能人+公司+贫困户”“经合组织+贫困户”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覆盖全村477户群众,178户贫困户均加入了经合组织。

经营帮扶带动。充分整合小额信贷、创业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积极筹备开展特色商业活动,为旅游商户争取更多客流、注入更多“血液”。覆盖全村67户群众,25户贫困户变身经营户。

农旅联动带动。实行“旅游+农业”行动,依托“牛、药、果、茶、菌”五大特色产业和巴山大峡谷土特产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农家乐,组织贫困群众发展年产万桶土蜂蜜、千吨老腊肉等旅游商品,探索出“产业发展+贫困户”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文旅融合带动。大力推行巴文化歌舞群众传唱形式,广泛开展“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等特色民俗活动,在大型节日和旅游黄金周举办“千人钱棍舞”“薅草锣鼓”“巴山民歌大赛”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演艺活动,不断增强巴山大峡谷的核心竞争力。

广厦行动带动。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旅游扩建房”,在距离旅游景点不超过1000米的区域内选择易地搬迁安置点,由政府引进投资公司进行垫资修建,有意识将“搬迁房”扩建成“商住两用房”。

“近年来,大窝村575户2100余名村民直接或间接从文旅扶贫发展中收益9060万元,人均增收4万余元。”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乡村旅游新名片。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代先贤对四季美景的描绘,在大窝村尽收眼底,有好读书的村民在此诗句后续上“文旅扶贫出真章,大窝今朝变金窝。”

□本报记者 谭楚甲

新闻推荐

避暑胜地朝阳洞零落黯然 朱范联宗结兄弟和睦相处

朱老汉摆龙门阵朱全森,年已耄耋,几经沉浮,淡看风云。性情豪爽,心直口快,人称“犟拐拐”。从事30余年达州地方志的编撰,著有《那...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昔日穷山坡 如今幸福窝 记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的蝶变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