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宣汉 > 正文

老院长时隔23年重回太平寨 回味“麻风村”五味杂陈的过往

来源:达州晚报 2019-04-05 10:19   https://www.yybnet.net/

病人宿舍旧址

麻风村医院旧址

3月28日,和煦的阳光照进桃红柳绿的达川区罐子镇太平寨,微风轻拂,夹杂着青草的芬芳,田间不时闪过村民忙碌的身影,然而这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寨子在60年前却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神秘禁地。

人们曾习惯把这里称做“麻风村”,太平寨外界反而知之甚少,更多的是通过刘秀品先生的纪实小说《麻风野史》了解这里。如今,麻风病不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不治之症,太平寨也早已走出“麻风村”的阴影,重新焕发出生机。

记者随同将青春岁月奉献给太平寨的原麻风村医院院长杨晓果,走进了曾经的“麻风村”,追忆那段五味杂陈却永生难忘的经历……

刚进麻风村

许多夜晚在恐惧中度过

1959年5月,达州市成立“达县麻风村医院”,并选址在四面临崖的达川区罐子镇太平寨。1986年,23岁的杨晓果刚参工,在得知自己被分配到这家医院时,他整个人都懵掉了。“那时候,大家都怕极了麻风病,我心里也怕。”杨晓果说,他的家庭条件非常好,家人都不愿意他干这份工作。“不担心被传染那是假的,有什么办法呢?毕竟我是医生,治病是我的本分。”就这样,杨晓果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医院。

杨晓果介绍,几十年前,麻风村医院就建在太平寨的入口,并竖有高高的寨墙,与外界隔离。当时,除达县、开江、巴中、平昌、大竹、宣汉等地的麻风病人会被送往这里集中隔离治疗,南充和陕西的部分麻风病人也会送到这里。最多的时候,医院接收了250多个病人,仅有的几位医生每天要给所有的病人检查和上药,杨晓果至今还记得那些病人的模样和哭嚎声。

才到医院的那几个月,杨晓果时刻提醒自己是名医生,必须勇敢坚强,但第一次亲身接触麻风病人,还是让他感到了害怕。一到夜间,那些毛发脱落、面部扭曲、手脚不全的病人形象就浮现在他脑海里,他就在这种恐惧中度过了无数个夜晚。

常人谈之色变

他和同事相互鼓励

“我是医生,救人是我的职责。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杨晓果介绍,不管酷暑还是严寒,只要接触病人,医生就必须穿上厚厚的消毒服,戴上医用手套,就算夏天捂出了痱子,他们也不敢脱下,更不能用手套挠痒。在太平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虽然条件简陋,杨晓果却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阳光的形象,正因为这样,让不少麻风病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得以治愈。

杨晓果记得,当时医院来了一位23岁的姑娘,容貌姣好,追求者甚众,却突然染上了麻风病。姑娘刚被送到太平寨时,成天以泪洗面,情绪极不稳定,不能接受自己的模样,经常想要自杀。杨晓果和同事每天抽时间轮流陪护这位姑娘,和她谈心聊天,让她明白这病能治。经过一段时间的疏解,姑娘打开了心结,积极配合治疗。不到半年,姑娘病愈回家结婚生子,过得十分幸福。

刚到太平寨时,周围不少村民都为杨晓果惋惜,“好好的一个年轻人却到这个‘鬼地方’来,真是可惜了。”上世纪80、90年代,公众对于麻风病缺乏认知,大多数人谈之色变,杨晓果和同事只能相互勉励,彼此坚定“治好麻风”的信心。不少被送到这里治疗的麻风病人,由于过不了心理关,经常想自杀了却一生。这是杨晓果最担心的,他们每天都会反复开导病人“病一定能治好”,这既是对病人的心理疏导,也一种心理暗示。

承受孤独

把最美年华献给麻风村

杨晓果在太平寨度过了九年多时间,在他看来,这里更多的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孤独。太平寨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寨内就像一个小社会,他们和病人开垦田地栽秧搭谷,酿酒养鱼,养鸡鸭喂猪等,几乎不需要外界提供什么物资,一年到头都没什么人来这里。医生担心其他群众被传染,时常提醒附近村民,“不要轻易靠近和接触这里。”渐渐地,太平寨就成了神秘的世外之地。

医生们白天忙于给病人弄药干活,不觉得孤独,夜晚才是最难熬的时光。几个同事晚上会搬一张木板到院子里,躺在上面看着浩渺夜空,这时孤独感袭遍全身,杨晓果往往会潸然泪流。杨晓果说,冬天的夜晚更让人难受,窗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现在有首歌叫《听雪落下的声音》,听起来浪漫,可那个时候听啥子雪落下的声音哦,冷得牙齿打抖抖,只想和家人围着火炉吃顿饭。”杨晓果笑着感慨。

让杨晓果更感落寞的是,不少适婚女孩看中了他,但由于他在麻风村医院工作而离开。年近三十,同龄朋友早已结婚生子,杨晓果依然孤身一人。即使这样,他也从没动过离开太平寨的心思。后来,杨晓果的妻子一眼看中了他,而且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发话“此生非他不嫁”,感动得杨晓果一塌糊涂。“当年,岳父实在拗不过我妻子,但又特别担心女儿未来的生活,于是找人多次到太平寨来考察我。”杨晓果笑着说,每个来考察的人回去后都对他赞扬不止,“岳父这才放心把女儿嫁给我。”

有时,麻风村的医生要出差或学习,旅馆老板一看介绍信上写的是麻风村医院,直接拒绝他们入住,没有办法,达县麻风村医院后来只得更名为达县太平寨医院。诸如此类的尴尬和委屈,麻风村医院的医生们遭受了不少,但谈到这些旧事,他们都只是淡淡的一笑,正是懂得群众的恐惧,才更加坚定了他们治疗麻风病的信念。

从1986年到1996年,杨晓果一直坚守在太平寨,他看到过病人痛苦地去世,也见证了许多病人被治愈。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了解到,麻风病没有那么可怕,是可治可控的。于是1996年,太平寨医院逐渐将病人遣散回籍进行社会治疗,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太平寨麻风村医院随之成为一段历史。但麻风村这个标签却在很长的时光里被烙在了太平寨。

重焕生机

撕下“麻风村”标签

后来,杨晓果去了达川疾控中心,继续战斗在防控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一线。“看来,这一辈子都要和传染病打交道了,不过,真也挺有意义的。”杨晓果笑着说。

如今时隔23年,杨晓果再次回到太平寨,昔日的职工宿舍依旧立在医院入口,食堂旁的百年黄桷树更加繁茂。病人住的几排平房不少卖给了当地村民,乡村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两旁成片的果树长势喜人,未落尽的李花梨花在风中摇曳。漫步在林间,杨晓果感慨良多。他说,现在当地年轻人对麻风村基本没有印象了。

据了解,太平寨现在搞起了连片开发,种上了青脆李、蜜桃、梨子等水果。村里的几口堰塘碧波荡漾,来钓鱼的人不少。村子还在搞乡村旅游,届时,太平寨将彻底撕掉麻风村这个标签。

附近村民得知以前那个阳光帅气的杨医生回来了,纷纷跑来看望,有的拉着他话家常,有的堵着他要送水果,有的劝他留下来吃饭,就像见到久违的亲人一样。“杨医生是个好人,那些年经常帮我们看病拿药,真心谢谢他。虽然20多年没见面,但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哦。”“现在太平寨交通方便了,条件改善了,欢迎杨医生经常回来看看大家。”在村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们沿着一条刚刚通车的宽阔水泥路离开了太平寨。车窗外,阳光明媚,花开正艳。

□本报记者 王爱民 谢建荣 杨蕙菱

新闻推荐

达州银行荣获 “银行业315口碑优秀案例奖”

本报讯由新华网与华夏时报联合主办,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50人论坛协办的“2019第五届金融315论坛”前不久在北...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红土地上李花白2019-04-03 10:01
评论:(老院长时隔23年重回太平寨 回味“麻风村”五味杂陈的过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