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土地“身价”倍增 农民挣钱省心

来源:达州日报 2019-01-17 09:31   https://www.yybnet.net/

家住宣汉县厂溪乡老林村的村民张光明,怎么也没想到家里那3亩多原本以为只能种稻谷、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土地,如今还能像银行那样存钱有红利,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

张光明家土地“身价”倍增,得益于近年来宣汉县积极探索创新的一种“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的悄然兴起。

创新“保底分红”模式

“山区农民”变成“农场股东”

2014年,经老林村本地能人张渊芳等人发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宣汉县豪颖秦种植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当地村民以300余亩土地入股该农场,由农场主统一经营。

“太安逸了,家庭农场把啥子都给我们整好了,不光在农场里面劳动有工资,投产后还有分红!”正在青脆李果园里剪枝的老林村村民何兴才高兴地说。

为确保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利益,张渊芳以“前三年无产出时租金保底、有产出后按土地股份分红”方式成立豪颖秦种植家庭农场,农场承诺:农民每亩土地每年租金保底300元,5年后按土地股份分红,可分得利润的10%。

“自己是股民了,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利益!”张光明介绍,树苗栽起后,地里有什么活,大家都一起劳动,干得格外起劲。

创新“引导转型”模式

“个人私有”变成“集体企业”

2013年,一对年轻夫妇李尧培和严红梅返乡创业,在宣汉县桃花镇中山村流转土地2000亩,创建了宣汉县尧培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种养殖业。

2018年,该县通过引导转型,成功把宣汉县尧培养殖专业合作社转变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吸纳全村75户贫困户入股成为社员,引导他们脱贫致富。

截至2018年12月,宣汉县按照“业主带头、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按照土地入股分红模式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数十家,具有土地股份合作性质的土地面积达数万亩。

□王显和 特约记者 漆楚良

新闻推荐

让老百姓做幸福的“双河人” 宣汉县双河镇持续发展纪实

双河镇方斗食用菌产业基地蓝莓谷种植基地双河镇场镇一角蓝莓谷民宿一条街大田村蓝莓谷景区全貌近年来,在宣汉县委、县政府...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土地“身价”倍增 农民挣钱省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