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于华展示“四川脱贫榜样”荣誉证书。
□特约通讯员 王兴寨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10月17日,在宣汉县红峰镇白雪村的乡村公路上,记者在采访途中正巧碰到了“四川脱贫榜样”苟于华。苟于华戴着黑色边框眼镜,身穿一件印有“川东老农民”文字的白色T恤,驾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拉着一筐黑鸡到镇上去卖。
增收脱贫小伙寻找出路
红峰镇被大山环绕,被当地人称为“山区中的山区”。白雪村又是全镇最偏僻、最贫困的村落。
因为家中人口多,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2015年苟于华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评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谁都不愿贫困,谁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身在偏僻的农村,要想脱贫实在是太难了。”苟于华对记者说。
2017年,苟于华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脱贫。于是,苟于华开始盘算起家里的10亩地来。家里的田地虽然不少,但是多为梯田,东边几亩,西边几亩,无法适应机械耕种,种起来既费力气,又费时间。苟于华意识到,增收脱贫,还得寻找其他的出路。
网上卖鸡
日销售额2000元
2017年,红峰镇先后引进“黑鸡养殖、黄栀子种植、中蜂养殖”3大项目,旨在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苟于华对3大项目作了分析:“黑鸡,有7—8个月养殖周期,可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农家养殖的黑鸡,在市场上很抢手。黄栀子,栽种周期长,花开一季,需要极强的销售能力,药用价值高,也可制成菜品。蜂蜜,一年可取蜂蜜2次,营养保健类。”最终,苟于华把目光锁定在黑鸡上,“农家散养的黑鸡,在本地供不应求,如若开拓外部市场成功,销量必定很好。”
苟于华选取了本地农家散养的黑鸡作为主推产品,并结交了一批厨师。很快,苟于华的产品 “辣子鸡”“麻辣鸡块”就研发出来了。他把产品“辣子鸡”“麻辣鸡块”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
2017年底,苟于华与朋友集资成立了“四川唐阿姨农产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川东老农民”品牌,目的是为了把红峰镇的农产品,以品牌化的形式对外销售,帮助没有销售能力的农民把产品卖出去。
如今,苟于华的产品每天在电商平台上成交量30多单,销售额在2000多元以上。
“我要拓宽电商平台的销售渠道,把红峰镇的农产品卖得红红火火。”苟于华坚信,未来的农产品,将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定制生产为主,以膳食营养搭配为辅,以向中高端家庭输送为主。
新闻推荐
□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五(5)班/黄其芮今天下午,我们班洋溢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氛。台上站着正方和反方八位同学,台下的同学分成了...
宣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宣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