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 (本报记者 王万礼 摄)
从零文学社于2007年诞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挖掘学生文学创作潜力,活跃校园文学创作,拓展学生第二课堂。文学社以“让文学之笔自由舞蹈,让青春之梦尽情翱翔”为宗旨,以“从零开始,一切精彩”为宣传口号。
从零文学社社员创作的基本方略是“读与写”相结合,注重从校园、社会中获取写作素材,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细微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真正做到下笔有神,字字珠玑。
从零文学社坚持学生自我锻炼的原则,均由学生担任社团职务,独立承担撰稿、收稿、选稿、评稿到改稿、编辑、校对、排版的全程工作。文学社大力开展从零创新作文大赛、诗歌朗诵、校园辩论赛、语文知识竞赛和语文趣味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社员的积极性。
从零文学社成立以来,先后邀请阿来、罗伟章、牛放、邱易东等作家诗人到校指导学生创作,文学社社员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或获奖。历经风雨历程,从零文学社日益成为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校园文学社团,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作文教育实验基地”“全国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
老 屋
·宣汉中学高2015级31班 钱久香·
趁着放假,回故乡看看老屋。
老屋闲置多年了。因为很久无人居住,再加上常年日晒雨淋,屋的一面已经倒塌,露出里面被烟熏黑的一角。记得那里以前是起灶烧火的地方,靠近一嗅,还能闻到柴火燃尽后残留的气息。屋子中央生长着一大丛野蒿,蚂蚁、蚯蚓、蟋蟀,各种昆虫在里面穿行,甚至打洞作穴,那阵势,已然是把自己当作这里的主人了。而在老屋的其他地方,也生长着许多叫不出名来的小花小草。更令我惊喜的是,房梁上还栖息着几只欢快的鸟儿。看到这充满活力的一幕,原本惆怅的心情终于好受了一点。
走出老屋,往左下几步石梯,便是先前自家的菜园。记得那时,母亲会在菜园里种着一家人喜欢吃的蔬菜,四季不同,四季不缺。而现在,因为无人打理,这片菜园早成了一片荒地。地里长着很多小树,虽然纤瘦,已经比我高出了半个头。记得以前没在那里种过树啊,想必是风把树的种子带到了菜园吧!菜园西边有一个方形的石缸,雨后总会积满一缸水,母亲则会用缸里的水浇菜。而现在,石缸已经破碎,只有很小的一角还留在原地,布满了绿色的青苔,像是给石缸披上了一件绿色绒衣。在石缸旁边是一片小竹林,那是我最喜欢玩的地方。春天和母亲一起挖竹笋,追逐四处乱跑的竹节虫;到了秋冬,母亲会把竹林里的落叶清扫干净,一家人在竹林休息聊天。
现在,不管是老屋、菜园、石缸还是竹林,一切都在,只是一切都被刻上了时光的印迹,中间隔着数十载的光阴,物是人非,所有的都已无法寻回。
可我知道,那小山脚下的老屋,小溪流萦绕着的老屋,虽然陈旧破败,却会一直留在我心中。哪怕最后,只剩下一抔黄土,它也会一直在那儿,成为在外漂泊儿女心中永远的港湾,成为我久久不会遗忘的眷恋。
青 春
·宣汉中学高2016级6班 刘星月·
时间嘀嗒,像迟暮下的花甲老人,独自演绎生命的精彩繁华。
林霏未开
那是一个与我格格不入的天地,铺天盖地的试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势袭来。每天的周练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望着白花花试卷上那格外醒目的红叉,眼泪不禁簌簌落下。早期的那个学霸一去不复返了,面对张张试卷,我往往思维迟钝,垂头丧气,抓耳挠腮。我已经忘了高一上学期在暗夜里偷偷抹了几回眼泪了,不及格的分数像一道难看的伤疤盘踞在我心里。
挑灯夜战
所立之处,决定了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而我,总不甘于自己的平淡。数学的三角函数,化学的氧化反应,物理的运动学,英语的完形填空,语文的诗词鉴赏,我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为了不落后,我从以往熬夜看小说到现在拿出最让我头疼的化学奋笔疾书,从以往的早早入睡到现在奋斗成寝室最晚入睡的人,从以往想着电视剧情节入睡到现在念着单词入眠……时光若白驹过隙,我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
挥洒激情
犹记得你们每日清晨迎着微弱的晨光早起,急赴田径场训练的身影,寒风亦不能吹灭你们的热情。环形跑道上一圈又一圈的坚持,毅力与精神活跃在赛场上,湿透的衣衫,满头的大汗,不为鲜花,不为掌声,只因这是青春的脚步、青春的速度、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激情。
风华正茂
青春是该为了一张试卷而努力,但青春不全是一张试卷。课余时间,操场上活跃的身影,图书馆娴静的背影,合唱团的高亢歌声,画室的五彩缤纷,各类社团的活动,皆相映成趣,好不快哉!
岁月带走了我童年稚嫩的梦,留下一份青涩;带走了我少年轻狂的梦,留下了一份成熟。也许你播种了许久,也没有收获累累的果实;也许你攀登了许久,也没有到达胜利的顶峰;也许你航行了许久,也没有到达成功的彼岸。然而不要着急,你播下的种子,总会开出花来。
彩 霞
·宣汉中学高2015级9班 桂航·
彩霞是我的同学——当我还在那所小学校读书的时候。学校里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除上学外,还要割草、煮饭、打柴。
在我的印象中,彩霞就是这个样子:头发又黑又长,用那种五毛钱一袋的红红绿绿的橡胶圈绑着,脸上时常有污渍,穿着一件过长的奶奶款泥黄色衣服,上面是粗糙的小毛球。彩霞是个小巧的女孩,她爱笑,笑起来眼睛眯成条缝,像只精明可爱的老鼠。
我之所以对彩霞印象深刻,是因为一件事。那时候我作为班长,总是不讨人喜欢。何况懒散惯了,叠被子、理床单一样不会,只带了一个枕头到学校,和同学搭铺过活。有天晚上,我和搭铺的同学吵了两句,她干脆把我赶下了床。
大晚上的,我抱着自己的枕头在走廊里站着。后来彩霞上厕所,看到我,急忙请我到她那儿睡。其实在那之前,我是不太喜欢她的,但是那天晚上我实在冷得受不了啦,于是我蜷缩到她的床上。寝室的灯昏黄不定,空气很冷,我们就把头蒙到被子里,感受着呼吸的水汽湿润着两颊。我突然委屈起来,然后问她:“我是不是真的特别讨人厌啊!”彩霞翻个身,趴在床上,看着我说:“没有啊。你成绩那么好,长得也好看,而且性格挺好的。”说完,她还伸手抱了我一下。听她一说,我都快哭了,因为我没想到我还有那么多优点呢。
如今,我仍记得那个软软的拥抱,一直温暖着我。
修 行
——《谈美》读后感
·宣汉中学 庹凤·
去年冬天,在《谈美》一书的引领下,我走进了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世界。
篇启,朱先生便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生净化,要求人生美化……”寥寥几句,直接点出了著此书的目的,不仅止于介绍美学,更在于为迷蒙青年指一条明路。因此,与其说此书所讲所授的是欣赏与创造美的方法,不如说是创造艺术人生。
常言道:美人在骨不在皮。于人如此,于人生也是如此。一个美的人生,不应仅是美丽,更应侧重于美好。一张美丽的皮囊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老去,而风骨不会,因为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它体现在你的举手投足悲喜嗔痴间。而正是你的言行举止,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生命的修养。
朱先生文中说道,拥有同样的人生履历,创造美的文学家与常人的区别在哪儿呢?在于常人只是从一个悲欢离合走进下一个悲欢离合,只做故事的主角,醉心于其中,而难以走脱,难以以观众的视角来反观,来叙写。而文人能反省,能痛定思痛,能从中走出来,退而为次,以客观的角度去观赏,进而创造。
所以,创造美好人生要能“入”,更要学会“出”。不把大好时光耽于某一件事,或许当时看起来不得了的一件事,时间久了,冷静下来也不过如此。拿得起,放得下,快意人生如是而已。
丈 量
·宣汉中学高2015级31班 孙于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不用“想”,也不必“去”,心中有天地和你,自会流淌温柔的岁月。据我所知,当年说这番话的女教师也并没有行走跋涉于世界,她就在成都街子古镇住下,嫁与了一个长发络腮胡的男人,开了一家客栈。她的生活揉进了美丽的爱情,那么,她一定会说:“世界那么大,我只想拥有和他的两点一线。”
古有陋室之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只是古之隐士逃离现世之所,是孤寂清贫的选择。但隐居之士并不常自怨自艾,也没有行走于天地。他们在埋首的书册里和往来的圣明中,找到了绝美之景。在乱世中波澜不惊,在烽火里超然物外。
当你情绪凄愁清幽,暖阳会是毒辣,甘霖会是泥水,云卷云舒会是阴翳暗涌。但当你心里快意开明,万物会被重新粉饰。月圆会是一幅家和万事兴的柔美画卷,月缺则是极具美感的浪漫长诗,月色下幽清的婆娑树影则会是虬龙暗蛟。
人是带着主观感情去体味景色的,情寄于心中,则万物之美俱在心中。悲喜左右风景,情感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心声所堆砌起来的。当一个人真正做到超脱,那么天地的万花筒是置于他的双目及思想之中。心打开了,将自己包裹之中,将眼前的东西包裹进去,万物皆空明。
心灵之阔远无垠,足以囊括天地山水,万事万物之至理皆存于心中,最美的风景不是昼想夜梦,不是“劳其筋骨”。你心中有画,皆成一地山水;你心中有歌,俱鸣绝美之音;你心中有尺,丈量天地万物。
新闻推荐
我市全力推进“环境治理攻坚年”行动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