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515洞窟前留影
写生现场
李 静 作
李 炎 作
王勃凯 作
王劲松 作
张 旭 作
黄海燕 作
陈 良 作
龙 飞 作
李 健 作
吴星辰 作
李兴平 作
王 燕 作
万国清 作
写生,直面最美的风景。
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尽在眼前。
灵感,油然而生!
4月1日,雨后初晴,空气格外清新,515艺术创窟一大早就热闹起来。达州市美术家协会、达川区美术家协会、宣汉县美术家协会部分艺术家和四川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部分师生,共30余人,浩浩荡荡来到这里,进行写生创作活动。
艺术家们时而快步如燕,时而驻足观赏,每一位都用心捕捉着最美的风景。不一会儿,人群分散开来,各自选好景点,支起画架,迫不及待“开工”。
达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龙飞在仙女洞的峭壁下作画。此处流水潺潺,鸟声婉转。他与他的画,在山林草木之中已然成景。龙飞说:“515艺术创窟的建设,将会极大地推进达州的艺术事业发展,而515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艺术家入驻的重要因素。”
宣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旭把画好的作品收了起来。“画画的人不能整天呆在画室里,要经常走出去,很多时候我们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寻找这样的景致,没想到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好的地方,515艺术创窟的原生态风景着实令人着迷。”
楠竹林里,春笋破土而出。达州市文联创作部主任吴星辰用国画描绘竹和笋,他要把515艺术创窟即将蜕变的这种自然景象通过画笔来展现。
四川文理学院杨先平教授的画架支在了仙女雕像边,他眺望着长耳峡的山石峭壁,“写生要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的是画出自己的感受。”他说。
四川文理学院王勃凯老师在黄桷园一边听着歌,一边画着画,显得格外兴奋:“上一次来写生是秋天,下着雨,跟今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你看,太阳出来了,光线也很好,看着画面就有一股子冲动劲了。”
达川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许华生看着矗立的仙女像感慨不已:“沿巴河、铜钵河、州河和渠江、明月江的‘三河两江流域\’写生活动,得到了画家的积极响应。去年,515艺术创窟艺术总监张全普先生就邀请过我。今天,大巴山的很多本土画家聚集在一起进行联合写生活动。我希望未来的515建设得更加美丽,我们的美术事业、美术人才、美术作品能够从这里走出大巴山,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515艺术创窟即将动工建设,这是动工建设前的最后一次原生态写生活动,打造后的515艺术创窟将继续保持原生态自然风貌,同时,一系列特色建筑群,浓厚的艺术氛围将陆续呈现……一切,值得您的期待!(陈诗柳)
新闻推荐
庙安李花如海阳春三月,陌上花开。宣汉县庙安乡李花争相绽放,花朵白得轻盈,美得醉人。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犹如白雪覆满枝头,清风徐来,香韵悠悠,宛如世外桃源。来自重庆、成都、达州等地的游客纷纷前来赏花...
宣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