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平凡老人的爱心善举

来源:达州日报 2018-02-09 10:38   https://www.yybnet.net/

向残疾人捐款

一个古稀老人,靠捡破烂和社保维生,省吃俭用,将积攒的钱无私捐助给贫困家庭和学生。哪里有困难,爱心捐助就到哪里……

“谢谢您,谢谢您,您真是一个大好人,这么大岁数了,捡点破烂挣点钱,还来资助我……”2月7日,当坐在轮椅上的宣汉县双河镇方斗村2组残疾村民张伍明从王上政手中接过100元爱心捐款时,不停地感谢道。

王上政,今年74岁,宣汉县双河镇方斗村8组村民。虽然年过七十,但精神矍铄,腰板硬朗,戴着一顶鸭舌帽,帽檐下缕缕白发在阳光下泛着白光。他是镇上聘请的环卫工人,中共党员,年轻时还当过该村支书。

对于王上政来说,不管是以前当党支部书记,还是后来当普通百姓,“无私帮助、爱心捐助别人”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

1978年8月,本村村民王从孝病了,无钱医治。刚好他家里卖了一头牛,马上垫钱把他送到医院救治,王从孝的病很快治好了。

2004年“9·3洪灾”发生后,王上政从电视上看到五宝、天台受灾群众的惨状后,当时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他,马上捐款100元和两口袋大米(约150斤),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他又捐出300元。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捐款的身影。

2017年,家境逐步好转后,他拿出3500元现金,交到村上,委托村支两委,把钱捐助给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2018年2月,春节将近,老人又拿出1100元钱,从本村11个组中,每个组选了一户特困户,为每户送去100元慰问金。

平时,谁家有困难,他都三五几十甚至百把块地无私捐助别人。公交车上,谁没有了车费,他会主动给;面店馆子里,谁没有了面钱,他会主动给。他走到哪里,爱心就进行到哪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王善人”。

“你都七十几岁的人了,自己起早贪黑当环卫工人,捡破烂,辛辛苦苦挣点钱,捐助给我们,真的太感谢你呀……”本村2组50多岁的村民赵益生,患脑溢血后遗症,他捐了100元钱。赵益生的母亲黄太英只要遇到他,就感激不尽。

截至目前,老人已累计捐款1万余元。

老人共有四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了,老伴去年过世了。“我每月社保领1200元,村干部退休补助有200多元,当保洁员每月工资有800元,加上捡破烂,每年收入有2万余元。现在子女都成家立业了,我无牵无挂,除了我个人的开支外,我要把这有限的钱,捐助给村上更多的贫困群众和学生……”面对记者,王上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县上开展的“守法·诚信·感恩”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中,他还买了200多本《弟子规》,免费发放给村上学生,闲暇时,组织孩子们一起进行学习。“春节后,我准备买台大电视,把《弟子规》刻成光碟,在自己家门口播放,村民、学生闲暇时都可以来看看,接受教育……通过这种形式,我要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为建设和谐社会做点贡献……”老人拿着一本《弟子规》,信心满满。

□特约记者 张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宣汉开展法律援助专项宣传

本报讯(严顺明于宗满)1月22日,宣汉县司法局在宣汉汽车站广场启动为期3个月的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现场设立法律援助受理台、律师义务咨询台、法律常识宣讲台等,现场受理...

宣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宣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平凡老人的爱心善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