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早已使它成为我们的文化之根。可是,现在过年越来越简单,孩子们对过年的意识也越来越淡。在这个人人都感觉年味淡了的春节,如何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呢?
连日来,本报教育周刊微信群的老师们就如何引导孩子过春节展开热烈讨论,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让孩子了解春节习俗
通川区八小校长/王亚琳: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多数孩子只知道过年大家在一起很高兴,很有意思,并不知道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说为什么要进行年终大扫除、春节的来历、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守岁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本命年等等。
让孩子参与贴春联
通川区四小校长/侯红英:寒假,父母可带着孩子去选购春联、年画,同时让孩子参与贴春联。让孩子将福字贴到门上,告诉孩子春节贴春联、“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一些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让孩子在感受春节喜庆的同时,了解字词的妙用。
陪孩子体验乡村生活
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校长/吴晓平:可以充分利用春节祭拜祖先、走亲串户的机会,带领孩子亲近自然,体验乡村生活,培养孩子生活实践能力。一是认识自然,带领孩子了解自然植物的生长。二是体验自然,与孩子一起种植适合这个季节生长的植物,体验劳动的乐趣。三是亲近自然,引导孩子与大自然建立亲密的感情,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了解家乡巨大变化
通川区磐石中学校长/郝流文:寒假,家长可带孩子四处走走,让孩子了解达州风土人情,了解达州巨大变化。活动中,家长可指导孩子拍一些照片,随时记录参观感受,回家后让孩子将全部行程图文并茂整理成文章,发到自己空间或微信朋友圈。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搜集资料、写作和组织的能力,孩子也会因为发表了一篇文章而充满成就感。
陪孩子燃放爆竹
通川区一小教师/唐萍: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以此避邪驱鬼,企盼来年吉祥幸福。
父母可以事先买好安全性高的爆竹,除夕夜带着孩子到空旷的地方玩。也可以让孩子燃放安全的小烟花,在五光十色中一起感受春节的乐趣。当然,也可以教孩子了解烟火产生的原理以及安全用火的常识。
与孩子一起守岁
宣汉县双河中学教师/姜勇: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年轻人则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允许孩子在除夕夜晚一点睡觉,让他和家人一起守岁,让孩子从心里领悟“辞旧迎新”的概念,懂得新的一年来了,应该振奋精神、健康快乐地成长。
用电话给亲人拜年
达高中教师/叶绣莉:春节,除了能聚在一起的亲戚朋友之外,还会有远方的亲人。对于外地的亲人,我们通常会采取电话问候的方式。此时,让孩子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感受亲情,另一方面也让孩子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愿。
整理:本报记者 王万礼
新闻推荐
在斜坪村,一名检验工作组成员正在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编者按全力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是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决策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想要脱贫奔康,“领头羊”的作用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