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绿色宜居 魅力达州 达州全景图。 □暮冬 贾金戈 严开川/文 唐朝祥/图

来源:四川日报 2017-01-1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在中心城区拓展上求突破。拓展城市空间,全面推进“五桥六路七大新区”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完善城市功能,围绕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需要,加快莲花湖湿地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等项目,全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亿元。提升城市品位,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和结构,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研析支招,强化建筑形态和街区景观管控,着力抓好中心城区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设。

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在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求突破。发展壮大建筑产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亿元,成建制劳务输出5.8万人,建筑劳务收入7亿元,启动达州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建成房屋建筑、市政PC部件和成品钢筋自动化生产基地。狠抓房地产去库存,打通库存商品房与征拆和棚改安置房通道,健全完善市县两级联动房地产去库存联运机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住宅去库存万平方米。抓好物业服务管理,完善物业行业信用体系和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对连续2年考核不达标的物业服务企业给予淘汰。

以民生工程为载体,在城镇居住条件改善上求突破。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塔沱、南坝、川鼓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力保全年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开工2万户以上。加快新村建设扶贫,实施新村建设扶贫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1.3万户。

以百镇建设为动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求突破。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加快个省级试点镇建设,加快个中心镇向新型小城市建设步伐,以个重点镇为基础,计划完成省级试点镇基础设施投资7.2亿元,转移农业人口2.7万人。

以提高效能为抓手,在住建系统形象树优上求突破。强化规矩意识、责任担当、执行落实和纪律监督,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年月底,一个喜讯传来: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强名单公布,达州强势上榜。

细细观察,达州获得这样的荣誉,并不意外。地处川东北的达州,位于成都、重庆、西安和武汉四大城市交汇处。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该市以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契机,以绿色建筑为支撑点,稳定房地产和建筑业,书写了属于达州的城市魅力篇章。

绿色之城:

筑牢门槛+质量把关 绿色建筑引领市场

报建面积万平方米,按绿色建筑设计万平方米,绿建比例为.%;通川区第一、七小学西外校区等绿色建筑相继投入使用。这是年,达州交出的绿色建筑成绩单。

在转型发展的路口,建筑行业转向“低碳开发”已是大趋势。“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正在成为房地产业乃至一座城生态价值和效益的关键环节。

达州大力提升市民的绿色意识,让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在建筑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的潮流上,强力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品质。

首先,筑牢绿色门槛。达州出台专门实施方案,要求所有的市政府投资工程或使用财政资金项目、保障性住房、单体建筑面积超过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均要按照四川省绿色建筑标准设计。

从中心城区开始,达州对政府投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执行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等标准建造。随后,又将大型小区和大型公共建筑纳入绿色建筑设计,严把审查和施工图备案审查关。这一做法,已经向各县市,以及国家、省级重点镇延伸。

其次,严把质量关口。每年年初,达州要对绿色建筑工作全面部署,凡应做绿色建筑的,必须按标准设计。在这里,初步设计和审查设计文件必须具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等内容,而且须优先采用省市已备案登记的新型节能材料。而审查机构把绿色建筑作为重点,对不满足规定性指标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

决定绿色建筑质量的不只是设计,还有建材质量。达州的经验是,严格建筑材料备案登记。凡备案的建筑节能材料,须查相关合格证。专家评估认定后,该材料才能纳入年度推广目录。

绿色建筑蓬勃而兴之际,达州也因缘际会发展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新型建材企业。目前,当地备案的种新型建筑材料,多数为本地生产,且具备导热系数低、热阻值大、性价比高、铆固结实安全、外观整洁优美等优点。

宜居之城:

中心城区建设“提档升级”县城、小城镇建管深入推进

翻开年的达州城镇建设记录,新型城镇化是其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北城滨江、马踏洞、莲花湖、三里坪、翠屏山、长田坝、河市等城市新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各县的城市新区建设同样不甘落后,大竹北城新区、宣汉西区新城、渠县东城新区、开江城普新区、万源东区新城初具规模。大竹县已成功列入省级“宜居县城”和“海绵城市(县级城市)”试点。

年,达州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是年初目标的.5%。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攀升至.%以上,中心城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快速配套与质量提升。亿元,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度投资额,为计划数的.5%。成绩的背后,是凤凰国际大酒店、人民广场、金龙大道沿线等市中心城区“三化”等重点工程提前完工,罗浮新城市广场综合体等新商业综合体建设快马加鞭。

市政项目上,达州第二水源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提升。渠县成功入围省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县级城市)”试点。

城市建设的红利也体现在人居环境的改善上,市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年,达州共争取国开行、农发行棚户区改造授信共计.亿元,授信额度居全省全列。

期间,达州棚户区改造工程累计开工建设户,货币安置户,均超额完成规划任务。至去年年底,全市基本建成完成套;竣工完成套,发放租赁补贴户,三项指标同样超过年度任务。

此外,达州还向农民工定向供应公共租赁住房套,占任务的%。由于成绩突出,达州被列入全省百万安居工程先进典型。

城市飞速发展,乡镇建设管理也深入推进。年,达州个试点镇建设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8亿元,占目标的.3%,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2.5万人,占目标的.4%,宣汉县南坝镇被列入国家首批特色小城镇,全省仅7个。同时,达州5个村被推荐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户已全部开工,开工率%,今年底全部竣工。宣汉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县,是全省唯一。

稳健之城:

房地产、建筑业稳中有进 安全生产形势向好

达州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基础是房地产行业平稳运行。年,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基础上,牢牢抓去库存这个“牛鼻子”,达州出台相关落实意见和措施。

房地产平稳运行,市场监管是关键。年,达州举行房地产开发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工作培训,加快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开展为期2个月的物业服务企业集中整治活动,推进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同比增长.2%。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销售金额.5亿元;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住宅去库存万平方米,库存量总量不高于万平方米。

房地产平稳发展,建筑业随之壮大。年8月,达州专门出台意见,让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在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亿元,省外建筑业产值亿元,实现成建制劳务输出5.5万人,实现建筑劳务收入9亿元,新办建筑业企业家,完成资质增项项,培训建设类岗位人员人。

从年4月1日起,达州市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砂浆“禁现”工作,积极鼓励商混企业转型,全市已取缔了家施工现场临时搅拌站,已有4个预拌砂浆生产企业通过备案,促进了散装水泥的普及应用。散装水泥推广量万吨,散装率达到%,农村散装水泥使用量万吨,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5%。

建筑业的发展,有序运行的市场是主因。去年开始,达州开展工程质量两年治理、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行动,严厉打击建筑市场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行为。

守住安全底线上,达州全年共检查项目次,查处涉嫌挂靠行为4起,督促个工地进行整改。安全生产监管方面,以深基坑、模板支架、脚手架、起重机械、钢管扣件为重点,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累计整改通知份,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五个着力统领全局

达州要做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年底,达州入围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对于川东北重镇达州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按照国家要求,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需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创新探索。

探路城市新形态,达州笃定前行,欲探索出一条具备地方特色且可复制的做法与经验。

话思路:五个着力,建设内陆新型城镇化示范

思路引领出路。试点之初,达州就锁定“两体系、两机制和一模式”五大核心任务。

两体系,就是构建内陆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绿色城镇化体系;两机制,即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城镇化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一模式,指的是多元化投融资模式。

实现路径上,就是做好五个着力。

着力优化城镇布局。练好内功,到年,达州实现“建成区面积超一百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一百万以上”,建成区域中心城市。大竹、渠县、宣汉3个县城建成Ⅰ型小城市,开江、万源两个县(市)城建成II型小城市。用好外力,融入成渝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建立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协作。

着力绿色发展。坚持“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构建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体系,推动产城融合。以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带动促进并支撑城镇化。围绕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核心任务,推动产村相融。

着力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小城镇变身小城市。打造美丽新村,结合巴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建筑文化,规划建设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和幸福美丽新村。传承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文旅融合。

着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变革户籍制度,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分级分担机制,保障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就业服务体系及住房保障制度,确保随迁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着力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抓住创建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改革财政体制,实现财力下沉。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投融资的内生动力和长远后劲。

看行动:今明两年重点项目清单全部出炉

达州提出,通过探索及改革创新,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示范区。预计将来,达州全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以上,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万人。同时,城镇化格局更加完善,产业支撑作用显著提升,配套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思路清晰,行动有力。

自入围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后,达州反应迅速。达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地在名单公布后,即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这个小组的职责是,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此外,小组的职能还包括,加强部门之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建立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自上而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联席会议制度。

目前,达州已经初步谋划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转移支付、财政投入、税收留成、增值分配等体制机制。今明两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如“五桥六路”、“七大新区”、缓堵保畅、棚户区改造、老城区提升等清单已经全部列出,投资计划也已提前谋划。此外,轨道交通前期规划工作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正在顺利展开。

为了确保新型城镇化各项措施扎实有效的执行,达州市还专门出台了《达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试行办法》及其细则,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纳入考核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有了思路目标,也有了具体的执行和配套措施,达州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之路,将会越走越顺。”对于未来,达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达州市扶贫小额信贷现场会在宣汉县三墩乡召开勇当金融扶贫主力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0月10日,达州市扶贫小额信贷现场会在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隆重召开。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刘国强,宣汉县委常委、副县长赵良朋,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李勇,宣汉县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丁小平...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老红军王琳小记2016-10-26 00:00
评论:(绿色宜居 魅力达州 达州全景图。 □暮冬 贾金戈 严开川/文 唐朝祥/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