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我愿意当这里的一棵树”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6-11-24 10:22   https://www.yybnet.net/

□王兴寨 陈兴均本报记者 刘鑫

宣汉县漆碑乡大树村距离县城车程两小时,海拔1800多米,过去吃水靠天、缺电少钱。然而,当地大多数青壮年如今却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究其原因,离不开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宣的努力。

说起周宣,一家在大树村准备搞现代农业的农业公司负责人赞他是个“人才”。大树村,从不通路、没水吃、缺产业,到如今全村道路41公里,安全饮水工程8处,以及700亩茶园基地…… “这些都是在周宣的牵头下协调跑回来的,难道他不是个人才?”

可在自家人眼里,周宣却是个“死脑筋”。他的妻子告诉记者,先前有公司老总给出“你来我公司,一年10万,先签3年”的待遇,他却非要待在村里当支书;后来儿子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家里亲戚又一次动员他接受待遇、进城务工,他还是拒绝了,理由是“眼看村里越变越好了,茶园、道路都快起来了,我咋能走哟”……结果夫妻只能两地分居,周宣至今坚守在村里。

而在村里老百姓的眼里,周宣则是不折不扣的 “能人”。三组村民刘启周告诉记者:“8年前周宣成为了大树村的党支部书记,几乎就很少休息。修路,他打过钉锤;建水塘,他抹过水泥砂浆;搞合作社,他更是上下奔走、多方协调,重承诺、有实干,这样的干部,我们佩服!”说罢,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找准大树村的脱贫产业,周宣左思右想、多次邀请县茶果站专家入村调研,最终确定下了茶叶产业,更通过多方协调,申请下了“大树村无性系良种茶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茶园700亩,成立了大树村仙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仅此一项,就为大树村村民年均纯增收1000元。同时,由周宣协调引进的惠芙公司的1000亩花卉产业项目,如今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节,并被湖南省林科院授予 “川渝地区美国紫薇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称号。今年初,在市县招商部门的引荐下,周宣积极对接,使福建宝山红茶业公司最终选址在大树村,让大树村成为达州市唯一的红茶加工基地。

“我现在都不出去打工了,家里有茶有花,公司也多,一个月就在家乡打工也能挣三四千。”村民周绪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不仅我不出去,我身边的朋友也不再出去打工了。”据周宣介绍,目前类似周绪明这样的年轻人返乡就业越来越多,其中返乡搞小企业创业的就有74户。

漆碑乡党委书记严刚说:“大树村从贫穷落后转变到现如今的脱贫致富,与有一个信念坚定、致力发展的好支书是分不开的。”面对大伙儿的点赞,周宣却说:“我是大树村人,我的根就在这里,只要能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我愿意当这里的一棵树。”

新闻推荐

中共宣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争当川东北经济区县域发展领头羊

四川经济日报达州讯(记者王晓英邹辉)9月6日上午,为期3天的中国共产党宣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肩负着全县党员和广大人民重托的党代表们将认真履行职责,共商宣汉经济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愿意当这里的一棵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