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0日,达州市马渡关民歌特色文化研究会在宣汉县马渡乡成立,市文联授牌。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马渡民歌由此有了更大的挖掘、保护、传承、推广平台。
宣汉县马渡乡据传是《康定情歌》作者李依若的故乡、中国四大民歌《苏二姐》的发源地。马渡民歌在川东民歌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10月19、20日,达州市文联开展“爱我家乡·颂我达州”文艺采风创作活动,组织达州市作协、音协、舞协、摄协等各界文艺家来到马渡实地调研,发现当地男女老少皆能随见而作、随口而歌,唱腔丰富,题材广泛。大家深切感受到,马渡关民歌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甚至认为其价值已超越“民歌”范畴,是产生于马渡关、积淀于马渡关的文化艺术宝库。当天在马渡还举行了“秋高跑马·溜溜知音”川东民歌研讨会,大家围绕马渡民歌的开发创作、马渡乡的旅游发展纷纷建言献策,并授予马渡为达州市“文艺创作基地”、“摄影创作基地”、“文艺人才基地”、“音乐人才基地”。
当天产生的马渡关民歌特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既有高校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教授,又有土生土长扎根马渡热心民歌传承的马渡本土代表,组成人员代表广泛,对马渡关民歌的搜集、挖掘、整理以及保护、传承、创作工作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研究会提出,将致力于开展“十大工程”:整理一套马渡民歌系统性资料;出版一本高水平民歌集;创作一批脍炙人口的新民歌;塑造李依若音乐历史人物形象;打造苏二姐(歌仙苏清玉)旅游核心文化灵魂;策划一个高水平的推介宣传活动;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化演唱团队;建成一个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成一个文旅两用的特色基地;探索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 付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宣汉县坚持以查促“学”、以导促“做”,不断创新督查方式,提升督查实效,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层级式督查。建立“县委督导组+县委督查组+督查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