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四川达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达州市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行业特点和系统优势,针对脱贫攻坚再发力,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系统脱贫攻坚,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特色产业扶贫见实效。达州市供销系统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基层供销社+基地+贫困户”、“农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化模式,通过摸底调查,合理规划,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宣汉县供销社因地制宜,在贫困地区发展雪莲果和益母草产业,购买雪莲果和益母草种子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多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胡坪村专门指导产业发展。大竹县供销社立足东风村实际,结合贫困户自身意愿,指导调整产业结构,针对该村2、5、6组71户211个贫困人口,帮助其引进适宜种植的“四粒彩”和“白玉花生”2个特色品种,共种植600余亩,将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200余元。
土地托管扶贫破难题。达州市供销社系统针对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多、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缺失、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等现实问题,积极推广土地托管服务,为贫困农民和贫困地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全程专业化服务。达川区供销社以农资公司牵头,在堡子、檀木两镇成立了土地托管服务中心,建立了农机、农技、农资、植保等专业服务队,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面积6800亩。以土地托管“393”模式(坚持三个引领、实行九个统一、整合三大资源),为农民提供“菜单式”、“保姆式”服务,通过规模化托管服务,降低贫困农户在土地耕作中的资金投入,同时节省出劳动力,通过进城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帮助农民实现减支增收。
农村金融扶贫添活力。达州市供销社系统积极推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探索建立农民资金互助运行模式,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产业发展提供小额贷款支持,缓解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生产生活资金短缺问题,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通川区供销社以绿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发起社,积极推进通川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试点工作方案已得到区政府批复同意,并给予40万元财政专款资金补助,其中30万元充实资本金补助,主要用于互助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员补贴,10万元用于开办经费补贴。目前,已完善运营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在内部设立了资金互助部,吸纳成员20人,吸储成员资金170万元,并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计划在9月底前正式挂牌开展业务,带动贫困农民脱贫。
对口精准帮扶见真情。达州市供销社按照扶贫工作“六个精准”的要求,扎实抓好定点扶贫帮扶工作。供销社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优质种子和化肥,并组织专业农技人员进行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有机农业等方面的授课,积极支持精准贫困户发展生产。同时对结对帮扶村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通讯员 何浪
新闻推荐
科普扶贫 三驾马车助力老乡精准脱贫 2016年四川省“科普进藏区”系列活动走进阿坝州红原县。 省科协下派到凉山州布拖县四且村“第一书记”开展培训。 12月初,四
扶贫先扶智,该从何着手?科普扶贫“三驾马车”,是四川探索的新路径。贫困地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滞后、劳动者科学素质相对较低。为此,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以“扶贫治愚并举、优先壮大产业、增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