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丕才收到爱心包裹
本报讯 宣汉县土主镇海拔800米的杨侯山半山腰,一条羊肠小道沿山势延伸,在小道旁有两间极其简陋的破旧瓦房,这就是村民朱丕才的家。朱丕才一家4口,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一个偶然的机缘,一群由普光气田职工组成的登山爱好者在攀登杨侯山时,了解到这家人的生活状况后,气田职工们立即掀起爱心捐助。从2009年开始,一拨一拨的老工人离开,一拨一拨的新员工到来,但爱心资助从未曾断过。近日,朱丕才告诉社区记者,对于好心人的恩情,他无以回报,唯有通过媒体向他们表达谢意。
小女孩一日三餐全包
“几年来,送吃的、送衣物的、送钱的,帮助过这家人的气田职工数不胜数。”普光供水项目部近50岁的周工告诉社区记者,当时,朱家小女儿小青在他们驻地旁边的石人村小学读学前班,中午吃饭时,看着其他小朋友吃着可口的饭菜,而自己饭盒里只有米饭和黑乎乎的榨菜,小青眼里露出羡慕之情。供水项目部领导得知该情况后,立即招呼厨房,今后小青的一日三餐由他们全包,直到小青到镇上读五年级。
从此,每天一到饭点,热闹的食堂就多了个“小客人”,起初,职工们感到诧异,获悉情况后,大家争相陪着小青吃饭,和她聊天,休息时,职工们还当起了“家教”,辅导小青写作业、画画,渐渐地,小青变得开朗健谈,亲热地喊着伯伯爷爷,把职工食堂当成了自己的家。
“考虑到小青家的特殊情况,我们把照顾小青当做自己的分内事。”项目部职工刘艳至今还记得,一遇下雨天,她就到校门口给小青送伞,吃完饭又将小青送回学校。下午放学后,还陪小青走过很长一段回家的山路。“孩子太小了,山路崎岖,我们不放心她独自回家。”
千里之外爱心不断
近日,当朱丕才从邮局取回两个来自河南濮阳华龙区邮寄的包裹时,他告诉社区记者,这些包裹是普光气田一位叫李金玉的退休职工寄来的。“这几年,她一直关心着我们全家。”朱丕才说,李金玉还在普光气田上班时,为他们家用尽了心思,她曾不顾山路难行,带着水果、零食、衣物,多次来到他家看望,还给他们买了手机,嘱咐他们要与她多联系,虽然李金玉退休后回到河南濮阳,但爱心资助并未停止,她经常不定时地寄来他们全家的衣服鞋袜,有些还是新买的。
朱丕才告诉社区记者,他家在许多不知姓名好心人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儿子已经在读初二,女儿也到镇上读五年级。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他感觉自己非常幸福。现在他家情况逐渐好转,还喂了两头牛和几十只鸡,“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这个家不知能撑多久。对于他们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唯有通过媒体向他们表示感谢,愿好人一生平安。”
(本报社区记者 梁俊)
新闻推荐
宣汉县黄金镇街道7层居民楼房突然垮塌 干部群众废墟中展开生命大营救
20日凌晨,记者从宣汉县委宣传部得到消息,9月19日19时40分左右,宣汉县黄金镇书院村1组发生一起房屋垮塌事件。事发后,宣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相关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迅速抵达现场,成立了事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