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石缸、石槽、石磨、石磙、石碾…… 消失的石制用品 不变的温馨记忆

来源:达州晚报 2016-08-3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攀商行”达州分行独家协办的“社区大看台”栏目将和市民朋友共同分享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幸福快乐,及时播报各大社区的新鲜事、感人事、有趣事,曝光不文明现象。“改变自己 点滴为您”,“攀商行”欢迎您关注“社区大看台”。

晚报投稿邮箱:dzwbbjzx@sina.com

装饮用水的石缸、供猪吃食的石槽、小石磨、脱谷子用的石磙、磨面的石磨盘,这些曾经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石制生产生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社区记者在宣汉县普光安置新区一小区内发现了众多石制用具。这些石制用具的“大聚会”,勾起了许多人对老物件的难忘回忆。

打石缸要近1个月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装生活用水的石水缸、喂猪的猪食槽、磨面的磨盘。如果儿子结婚后要分家另立门户,殷实的家庭还会将水缸、猪食槽、磨子等物件当做重要家具分给后人使用。

“上世纪60年代初,我结婚后,第一要务就是做一个盛水用的石缸。我记得从两个石匠进屋,去山里选石料到水缸打好抬进家里,共耗时接近1个月,工钱和吃喝就花费了20多元,我那时刚参加工作,一个月18元的工资还不够工人工钱,在师傅那里借了几元才付清。”80多岁的邱老汉回忆道,“我家那口石水缸一直用到上世纪80年代,现在还在老家,缸的外壁还雕刻着鱼、花草等图案。”

忌讳年三十推磨

“最犯愁的是要过年了,汤圆、豆腐、米豆腐,这些都得用磨子推,家里若没有个石磨,就得求别人家,等人家推完都快到年三十了,俗话说,三十的磨子没推头!所以,得赶在腊月二十九那天,就是再晚也要熬夜推完,就怕主人家忌讳年三十推磨。”一位大妈说,“现在好了,这些都用机器了,一会儿工夫就搞定。不过,现在打的汤圆粉子,总感觉没那时用磨子磨出来的香。”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脱谷用的石磙和磨面用的碾盘。”在外定居的杨女士说,到了打稻谷的时候,屋前的大石地坝上铺满了从田里背回的稻子,外公驾着用枷担、纤索套着石磙的牛在打谷场上转圈,反复碾压稻草使稻谷和稻草分离。“外婆有时候会在屋后的石碾盘磨麦面、玉米面。我睡在外婆的背上跟着磨盘的转动很快就进入梦乡,等我醒来,外婆会像变魔术一样拿出用麦面或玉米面蒸成的馒头,浓浓的麦香和玉米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潜心收集传承文化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谁家也离不了这些石制用具。”这些宝贝物件的主人杨先生说,几乎每口水缸、每个碾盘都有故事,他收集的这些宝贝将会在当地一家博物馆收藏并展出。

(本报社区记者 梁俊)

新闻推荐

金兰大道岔路口丢钱包 监控显示的哥捡了

本报讯“我的钱包不小心丢了,里面除了少量现金、卡、工作证外,还有一张医学出生证明,这些证件补办起来好麻烦!”昨日,在宣汉县交警队工作的丁青松焦急地向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求助,希望好心的哥把捡到...

相关新闻:
学会为别人喝彩2016-09-06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石缸、石槽、石磨、石磙、石碾…… 消失的石制用品 不变的温馨记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