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8日晚间6:40,四川电视台《四川新闻》播出了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市(州)委书记访谈节目对市委书记包惠的专访。访谈期间,包惠紧密结合贯彻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畅谈了达州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发力重点,描绘了达州美好前景。
如何利用丰富的油气资源为达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市委书记包惠一直思考的问题。访谈开始,包惠以位于宣汉县的中国(普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生产的新型工业材料微玻纤为例,谈到了这方面的思路:达州享有中国气都的美誉,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储量有7000亿立方米。这些年,达州围绕着怎样促进资源的就地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来研究和推进相关工作。尤其是坚持以气为原料、以气为燃料、与气协同发展这三条路径,着力促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目前,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发展规划一期已完成,预计到2020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12.3亿元。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今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达州市是怎么保持经济稳增长的”这一问题时,包惠明确表示,第一是稳企业抓产业。今年以来,达州市对支撑地区发展的产业一直实行一企一策,确保企业稳产保产。第二是,达州筛选了200个重点项目,并在中间选出了30个对于整个产业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市领导挂包,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
达州市处于成都、重庆、西安三个特大城市的交汇地带,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结合这一特点,达州确定了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两个定位。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需要聚集很多要素,在这个方面达州又是怎么去做的?
包惠谈到,人是区域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达州是四川省第三大人口大市,针对前些年达州外流人口比较突出的实际,达州着力吸引人和留住人。在建设推进方面,抓好“四大新区”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旧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力图通过旧城的改造和提升来完善城市功能。在品质提升上,从缓堵保畅,“五治”工程和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品质的提升。同时狠抓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引入,努力建设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幸福美丽达州。
作为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的参与者,包惠表示,达州作为嘉陵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城市,对于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肩负着重任,我们一定严格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对推进绿色发展进行积极的探索。
当谈到心中未来的达州是什么样的时候,包惠饱含深情地说,我也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通过一届一届党委和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城市环境的改善、政务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使得更多人留在达州,并吸引更多人来达州创业和发展,希望达州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人口净流入地,也相信达州未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本报记者 魏华 摄影报道)
包惠接受四川电视台专访
新闻推荐
包惠在宣汉调研督导时要求 突出六个“抓手” 奋力走在全市前列
本报讯9月19日,市委书记包惠前往宣汉县,对该县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稳定经济增长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督导。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宣汉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总体上呈现出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