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向着文明提速奔跑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7-12 15:37   https://www.yybnet.net/

宣汉县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扫描

□张崇耀 周本均 图片由宣汉县委宣传部提供

今年年初以来,宣汉市民仿佛置身于“文明的海洋”:“倡树新风尚、集聚正能量”、“五大文明行动”、“我身边的道德模范”等各种主题、评选、评议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让人融入其中、激情四溢。

其实,这股“文明的浪潮”已涌动了多年。自2010年5月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130多万宣汉人民,亲眼见证并感受着这座城市因文明创建而发生的深刻变化。

贫困县 更要向着文明奔跑

创建“文明城市”,本是“巴人故里、红军之乡、气都之心”——宣汉的历史使命,更是130万宣汉儿女多年的梦想。然而宣汉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初就起步沉重。一些比较尖锐的意见摆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面前: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不会分散经济发展的精力?没有彻底摘掉贫困县帽子之前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不是有点脱离实际?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贫困县更要奋力向着文明奔跑!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建设上取得大突破,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让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有归宿感、幸福感、尊严感。”在考验和抉择面前,县委书记赵波一番话道出了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和勇气。

从2010年开始,宣汉就提出了文明、卫生、环保、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四城同创”的创建工作。

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创新理念后,是“跳起摸高”才能触及的目标:大力发扬奔跑精神,努力实现“一年大突破、三年大变样、五年大跨越”,力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进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第一方阵,基本建成“畅通、洁美、健康、平安、活力”新宣汉。

目标催人奋进,而机制创新更令人鼓舞。县委常委会多次研究“牛皮癣治理”、“行人过斑马线”等议题。“城市管理中的小事怎么上了高层会?”与会者惊讶之余,感受到了其决心与力度: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层层设立创建机构,全由“一把手”担任。与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对接,141个目标一个不少分解到位,限时完成。同时,县级领导每月抽出半天时间,深入基层现场办公,议大事,抓落实;推行市民、媒体、部门等“立体监督”,只要市民投诉、媒体曝光,督查部门必须联动,最后“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担责”。在创建经费上,宣汉更是舍得投入:只要创建所需,县财政都全力保障。

城市建设在奔跑中提升求变

过去只要人们提到县城,在印象中就是两个字:“小、乱”。然而,近几年宣汉县城的建设却颠覆了人们的习惯思维。

县城滨河路有一片占地8000平方米的民歌广场,在一片青草绿树的掩映下,市民们跳舞健身,尽享生活的乐趣。

可是,谁又知道,3年前这里曾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经过这里必须捂着鼻子绕道,一度成为政府和市民的心病。开发房地产,还是修建广场?几番激烈讨论和博弈之后,才有了现在的休闲运动好去处。像这样的广场,近年来宣汉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还有10多个。

宣汉县城市建设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得实惠,让文明创建看得见、摸得着。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宣汉县老城区所存在的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挤、绿化率偏低等诸多旧城通病日益突出。在县十二次党代会上,宣汉的决策层绘出蓝图:“要坚持‘西进东活、南延北扩\’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到2017年将县城建成30万人口、20平方公里的山水田园城市、精品旅游城市和中等城市。”

大手笔勾画,大力度投入,大项目带动,带来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近几年来,宣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4亿元,改造了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成了日处理污水2.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白夹溪拦河坝景观工程、张家坝防洪堤工程和滨河路西延工程的建成,让城市与山水交融;大力建设巴山红军公园、笔架山万步梯公园、鑫世纪城市中央公园,并在城市中心区退地建绿、拆墙共绿、还绿于民,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上升到34.6%和38.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在城市改造升级中,宣汉还注入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打造独具巴人文化特色和川东民居风格的街道。尤其是城市西进战略的实施,该县引来了世纪金城、万象城、聚城峰华、三星花园、尚书苑、博美装饰城等商品房开发、商业旗舰项目,昔日的荒山野岭成为商气、人气聚集的闹市区,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沟沟里的当地居民迎来“新生”!

“五大文明行动” 引发大效应

“快上车,张婆婆……”一大早,在宣汉县环保局门前,李洪开老远就在喊拄着拐杖的张婆婆。由于多次免费搭乘李洪开的车,张婆婆与李洪开成了好朋友。张婆婆每每塞钱给李洪开时,李洪开都会说:“我已经承诺免费送你,怎么能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这些年来,搭载急危病人、送醉酒人回家、帮迷路小孩找家长、为不方便的乘客拎包送行李等成了李洪开的“必修课”。“活雷锋”李洪开的感人事迹传开后,很快在宣汉县城的哥群中吹响了爱心集结号,随处可见“雷锋出租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一道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不仅出租车司机充当着文明使者,在校中小学生、退休教师、在职员工,年龄不同、角色不同,却因同一份善念,有了相同身份——志愿者。放眼宣汉县大街小巷,处处涌动着志愿服务的身影,处处传唱着好人好事的赞歌,学雷锋活动已在这座城市成为常态化。特别是今年初开展“文明使者行动”以来,志愿者队伍更是不断壮大,据初步统计,仅东乡镇就有注册的社区服务专、兼职人员300余人,志愿服务者2000余人,志愿者服务队50个。无数志愿者不断涌现,集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小文明”发展成城市“大文明”。全县涌现了全国师德楷模刘汉威、全省道德模范郑持云、全省雷锋式优秀志愿者李洪开等130多名道德人物,不断擦亮宣汉“文明使者”志愿者服务名片。

“文明使者行动”只是一个缩影。今年初以来,宣汉县以“倡树新风尚、集聚正能量”为主题,开展了“争做文明宣汉人·共创省级文明城”五大文明行动(文明礼仪行动、文明家园行动、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使者行动”。细心的市民发现,五大文明行动开展以来,变化无处不在:通过举办文明大讲堂、文明礼仪知识电视大赛,编发《文明礼仪手册》和曝光不文明行为,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大大减少;围绕“百日会战迎创文明城市”大力开展的“共圆中国梦、共建文明城”、“五化”行动和“五乱”整治,让城市这个大家园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同时,实施了“游摊安家”工程、“城管亲民”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并推行“6+1”城管执法模式,让宣汉这座山水田园城市处处彰显新风尚,处处释放正能量,让人倍感亲和力;围绕“公德在我心、文明伴我行”主题开展的“文明小交警行动”、“文明示范车”创评、“文明驾驶员”评比等活动,不断展现移动的文明之窗,城市交通文明有序;通过发出《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餐饮单位和机关学校食堂以“文明用餐、节俭惜福”为主题张贴、悬挂、摆设节俭合理用餐劝导告示牌,剩菜打包成为习惯,大操大办、违规接待、奢侈浪费受到摒弃,文明用餐成为一种时尚。

五大文明行动掀起了“蝴蝶效应”,助推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道德建设步步出彩。今年5月以来,宣汉县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与践行“奔跑精神”、“争做人民满意服务员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干部执政能力,不断改善政务环境,不断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全县上下呈现出风清气正、风满劲足、风调雨顺的良好态势。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小手牵大手、共建文明城市”、“忠于祖国、感恩社会”等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开展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汉好市民”等活动,切实加强了社会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开展元宵龙舞晚会、元宵民俗文化巡游、端午龙舟大赛等“我们的节目”活动,提升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推进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精彩互动

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的精彩互动,成就了宣汉化蛹成蝶般的蜕变。

7月1日,离开宣汉3年多的张勇返宣参加建党92周年纪念活动。“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就大变样!”他说,散步县城街头,到处清洁有序,绿地花草遍地,市民举止文明。“过去的县城,街道窄、道路烂、绿地少、脏乱差,就像一个杂乱无章的大集市。”如今的西区新城道路宽阔,绿树如荫,高楼林立,商气旺盛,与记忆中脏乱差的城郊村反差巨大,让张勇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居民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感受?宣汉在一天天变高、变大、变美!变得风清气正,风满劲足,花团锦簇!

文明城市创建不仅让城市建设“脱胎换骨”,更让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宣汉县狠抓产城一体、产城互动工作,全面建设普光经济开发区,先后引进了正原微玻纤、海洋塑钢、熠辉铁合金、颜锋铝业等30余家企业。此外,对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闭,让这座城市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2012年,宣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18亿元,同比增长13.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1亿元,增长3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37亿元,增长18.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沿着这条文明创建的轨迹,一路走过,宣汉人收获着一串串的成果:近年来,宣汉各项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强势突破,增速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实现了总量升位、增速第一的目标,综合实力跻身全市七个县(市、区)第一方阵。获得“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四川最具价值投资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等130多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

“文明创建,重在共建,贵在坚持!宣汉县将在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不因工作周期长而思想懈怠、不因目前形势好而放松力度、不因创建难度大而降低标准、不因达标见效慢而减弱热情。全县上下将朝着更高的目标奋力奔跑!”宣汉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廷教表示。

新闻推荐

先GPS定位再拍照 数据采集全部无纸化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在即,四川2.5万普查员将持PDA上岗与前两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的亮点在于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四川省新兴产业发展得怎样,转型升级效果如何,可在普查结果中找答案□本报记者段玉清董...

宣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宣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向着文明提速奔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