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宣汉新闻 > 正文

周燕楚亮暮春时节凤凰山上清新幽静一张平放着灰色大理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5-04 18:54   https://www.yybnet.net/

□周燕 楚亮

暮春时节,凤凰山上清新幽静,一张平放着灰色大理石的工作台前,一位身穿深蓝色中山装、戴着老花眼镜、神情肃穆的老人,孤独地坐在狭窄的门道中叮叮当当地一锤一錾。路过的登山者,唯恐打断老人有节奏感和艺术韵味的敲打声。

老人名叫袁荣谦,年至古稀,家住达城凤凰山红军亭附近,离通川区公墓不过百步之遥。袁荣谦一次次执着的雕刻,只为“另一个世界”铭刻。

与文字结缘

面前的袁荣谦清瘦健朗,背稍有些驼,手背和胳膊上根根青筋凸起,但精神矍烁。

谈起与石头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只有10多岁的袁荣谦,在通川区北外镇插旗村的家中务农。由于上过小学的他写得一手好字,乡亲们家的红白喜事,凡是登记造册等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均由他代劳。

渐渐地,袁荣谦萌发了学习镌刻的想法,让自己的字能“流芳百世”。1978年,他开始学习石碑雕刻技艺。

上世纪90年代,通川区公墓成立,他便来到凤凰山为“另一个世界”的人刻碑。在别人眼中这份工作不吉利,但他却喜欢这门手艺,刻字是他的兴趣。

与石头相伴

袁荣谦一生刻碑无数,但他对第一次操刀刻碑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村里有人病故,其家人找到他,请他“帮忙刻碑”,他当即应允。但石碑刻出来后,字体却不够工整、漂亮,第一次刻碑以失败告终。但袁荣谦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学习得更加刻苦努力。

“那时,原以为刻碑就是力气活,可是没想到那么难。”袁荣谦说,记得有一次,他从宣汉县南坝镇买回一块重达百余公斤的大理石石碑,崭新的锤子和錾子握在手上,就是不听使唤,要么锤子砸在手上,要么錾子出溜跑偏,刻出的字不像样子。更换石碑,重新刻。可是没刻几个字,他一锤子把大拇指砸出了血,鲜血顺着錾子流到石碑上。再更换再重刻,这次却因錾子没拿稳,硬把石碑划了一道深深的沟痕。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乡亲们时常见他提着石灰水在半山崖、在墙壁上写大字,他总是告诉大家“是在练字”。

后来,袁荣谦会刻碑的消息不胫而走,比以前会写字更出名,慕名前来找他帮忙的乡亲也越来越多。

刻碑遍布达州

“刻碑不只是在冷冰冰的大理石墓碑上錾字,那些大大小小的方块汉字打磨出来拼凑在一起,一定要庄重肃穆。”袁荣谦说。

大半辈子过去,袁荣谦在达州刻碑界已小有名气。他刻出的石碑遍布达州七个县(市、区),江浙一带,甚至日本华侨也有人前来找他刻碑。

2011年6月,中央电视台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到达州挖掘才艺高人和奇人奇事,栏目组在凤凰山上偶遇袁荣谦,发现他不仅雕刻速度快,而且刻出的字古朴自然,于是,栏目组便请他当场展示绝活。不久,袁荣谦便出现在央视大舞台上。

新闻推荐

全域推进打造又洁又美新宣汉

重塑城乡风貌,提升城市品位——□本报记者庞莹曾实三面环水四面环山、白墙黛瓦绿树成荫……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川东第一村”——宣汉县君塘镇洋烈新村,仿佛置身于优美的风景区。2010年7月,特大洪水...

宣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周燕楚亮暮春时节凤凰山上清新幽静一张平放着灰色大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