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评
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叫“资源陷阱”——是指有的地方发现了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人们通常会期望这些资源能够带来财富和繁荣。但是,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善用得当,自然资源就是诱人的“资源馅饼”,能够助推一地发展;反之,它也可能成为可怕的“资源陷阱”,让你过度挥霍资源红利,进而付出产业单一、环境恶化、后继乏力等代价。
气都,一度成为达州的代名词。九年前,达州天然气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区域内天然气远景资源储量高达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都投向达州,令达州人欢欣雀跃。很快,他们意识到:“气”势如虹也应当着眼长远,避免掉进“资源陷阱”,必须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闯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来。
于是,“气化达州”成为鲜明的发展取向,目标直指“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变单纯资源输出为就地转化利用,一条更新更宽的发展之路,在达州人面前铺展开来——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多方共赢。达州和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约定,每年给达州20亿立方米的用气指标,用于当地产业发展。从2011年开始,公司所在地宣汉县4个乡镇的生活用气也来自于普光气田。这改变了过去天然气开发出来,只能“外输”的命运。下一步,达州准备和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利用资源,探索可持续、多赢的发展模式。
加快园区建设,打造资源转化平台。离主城区约6公里,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达州化工产业园区,正成为达州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工业跨越的主阵地。达州将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于此,聚合发展凸显集群和后发优势。贵州瓮福集团、香港玖源、达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相继落户。目前,化工产业园区入驻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174.7亿元,成为川东北地区建成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工业园区。
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突出天然气资源的高端开发、高效配置、深度转化。大力发展以气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业,以气为燃料的先进制造业,与气协同发展的磷硫、盐卤、氯碱、焦煤和碳基产业。形成了天然气+炉气—甲醇—二甲醚,硫黄—磷酸—磷铵、精细化工,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天然气—LNG新能源,天然气发电等5大产品链,循环经济已具雏形。
2011年,大力实施“资源转化、兴工强市、项目兴市”的达州,成功跻身GDP“千亿元俱乐部”行列。正如达州决策者所言,达州是川东北老工业基地,证明川东北重镇振兴是有希望的;达州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地区,证明四川欠发达地区是能够赶上全省发展步伐的;达州还是川渝鄂陕结合部地区,证明全省总体经济的均衡性是好的,结合部地区有着特殊的市场地位可以实现加快发展。
达州人心中有一幅地图——围绕达州画一个大圈,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中西部四大名城如群星环绕。看气都达州,牛气十足。
新闻推荐
进步村老年腰鼓文艺宣传队是今年10月8日成立的,有22名成员,平均年龄54岁。目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质量的提高、幸福指数的增加同等重要,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建设就要顺应群众的需要,丰富群众的精神...
宣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