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鹰背学校是一所偏远农村学校。今年8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公布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达州市两名教师入选,鹰背学校教师何亚琼名列其中。
怀揣梦想入职
何亚琼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12年大学毕业后,她通过特岗教师招考进入教师队伍。选岗时,她就抱着离家近一点的想法,选择了紧邻平昌县的万源市鹰背学校。殊不知鹰背学校离万源市城区有100余公里,是万源市为数不多的偏远乡镇。家和学校之间没有直达的班车,要辗转乘几趟车,才能抵达学校。
由于交通不便,她和一群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便成了学校的常住人口。当时,教师宿舍不够,她和一个同事住在一间仅15平方米的单身宿舍里。一张老式课桌,成了她们共用的办公桌。她们用两幅大大的窗帘将宿舍隔成了厨房和卧室。每次做饭时,房间里弥漫着烟雾。山区缺水,她们住在四楼,水压不够,就抬水上楼。条件异常艰苦,并没有消磨掉她们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端午节组织学生包粽子、周末去学生家家访、组织住校学生开展叠被子比赛……丰富的活动,让何亚琼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很有成就感。
勤奋进取加速成长
特岗教师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初登讲台,她有些不适应。为了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她主动邀请同事听她讲课并点评,因此发现自己离一名合格教师还有差距。她积极争取学习机会,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教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情景预设。功夫不负有心人,星光不问赶路人。无论是校内汇报课、公开课,还是参加万源市级课堂教学展评,她都充分展示了青年教师的风采。
2013年,她开始负责学校办公室及外宣工作,这对从未接触过新闻工作的她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课余时间,她学习新闻理论,反复阅读其他学校的稿件,当第一篇稿件《鹰背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卫生共创建活动》被万源教育网站采用时,她高兴得不得了。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教育宣传先进个人”。
2015年,学校调整她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尽管条件有限,但她组织的六一庆祝活动有声有色,五四体操比赛活力四射,师生书画展更展现了乡村师生的良好形象……校园的活动多起来了,师生们的笑容也更甜了。
2019年,学校提拔她为教导副主任。在新的岗位,她虚心求教,从教务管理到组织教研,她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她还以身作则,主动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用成绩证明实力,用态度引领其他青年教师成长。
勇挑教育工作重担
2015年,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怀孕5个月的时候,她再次面临了挑战。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学校教师紧缺,刚刚入学的七年级两个班没有语文学科教师,作为教导副主任,她主动揽下了这一“重活”。
上课期间,她从未迟到早退,没有耽误学生的学习。孕后期的负担让她好几次在讲台上冷汗不止、头晕目眩,但她却一直坚持上课到学期末,直到为孩子们复习完期末考试的内容,离预产期只有10天,她才离开心爱的课堂。
产假还未结束,学校领导征求她开学是否愿意担任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任务时,她没有半点推脱之意欣然接受了。她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一起住到了学校。就连最关心她的妈妈也心痛地责怪她:“孩子还那么小,换成别人都会让学校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你倒是专门教毕业班,孩子怎么办?”她笑了笑,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干。
潜心育人结硕果
“何老师,您的谆谆教诲,一直铭记我心,今天是教师节,想在节日里对您说声:您辛苦了!别太累,照顾好身体。——您教过的学生。”这是一名学生在教师节给她发送的短信。每逢节日、每当换季,带着美好祝愿的消息便会如期而至,彼时的师生,而今的朋友,谈谈学习的压力,聊聊工作,让她感受到了学生带来的幸福。
入职9年来,她曾担任6个毕业年级的语文和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整地带领三届初中学生毕业,将鹰背学校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送进了高中的课堂。
巾帼不让须眉。何亚琼在异乡扎根乡镇学校,引领着山区学子成长。她是万源市教育系统“90后”教师,因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成了万源市教育系统的骄傲。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鲸印 杨秀琴
新闻推荐
万源市鹰背学校是一所偏远农村学校。今年8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公布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
万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万源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