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太平坎村
荔枝古道上的万源市玉带乡太平坎村,位于万源、通江、平昌三县交界地,属于山地地形,三面临水,四面环山,中间呈带状小平原,自古风调雨顺,实为太平之域。这里院落成群,古墓成堆,石塔、石狮、石桅杆、石牌坊林立,堪称文物大村;山水田园,原始农耕,民俗文化,不一而足。被称之为最美乡愁地、川东民居博物馆。2019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贡米之乡留下唐代建县传说
太平坎村距离玉带乡场镇7公里,幅员面积16.8平方公里,辖9个社,现有人口2800余人。村内土地资源丰富,农作物产量较高,前人有“太平坎栽一半,狗都不吃稀饭”之说。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赋予了太平坎大米洁白晶莹似珍珠、口感香甜酥软的特点,清朝嘉庆时成为朝廷贡米,这与太平坎倒角里古墓主人叫张久河有关,该人曾在京任国子监博士。传说张久河吃不惯北方的面食,赴京上任时带了很多家乡的大米,结果大米很快被一起共事的王公贵族们看中,都争而抢之。如今的太平坎有“黄(皇)粱坎”这个小地名。长滩河里出产团鱼、鲤鱼、斑鱼、石黄古鱼、甲鱼、花鱼等鱼类,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贡米之乡。
太平坎村,荔枝古道横贯其境,繁荣上千年。太平坎名称的来历,传说与如今的通江县洪口镇和万源市太平镇有关。
一说唐朝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已经选址在太平坎建太平县,并且建成了东、西两座城门。今通江县洪口镇所在地的人不同意,坚决要求修建他们那里。主持修建县城的官员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叫两地人将当地的土拿来称重量。在称土的时候,有人做了手脚,将其中一撮土轻轻捏了一下,结果洪口的土比太平坎的土略重一些,即所谓的土质更好一些。于是,太平县便建在了洪口。
二说早先年,万源境内没有县城。朝廷决定设县建城,不过,要求城的位置要居中、要有坝子,还要有河。这些条件,太平坎都具备,加之又在官道上,说动工就动工,先修起城门来。这事被驮山下的田家湾的人知道了,要求把县城修在他们那里。两个地方各说各的理由,据理力争。最后,以土的重量来定县城地址。哪知,田家湾的人在土里掺了铁沙子,县城也就修在了田家湾。
已经动工的太平县城到别处去修建了,给当地人心里上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坎”,太平坎之名由此而来。传说归传说,太平坎的真实由来已无从考证,唯有20世纪七十年代因建太平坎村小学而拆毁的西城门或许能给这个传说带来几分真实感。
别具一格的传统院落
据当地残存的元朝末年碑刻文字记载,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十三姓氏先祖系外省游宦入川,辗转于此,聚族而居,世代生息繁衍,逐渐具备家园营建与开发的初步能力和条件,尤其拥有发家致富、安居乐业的宏伟愿景,逐步建造完善村落家园的种种文化元素。整个村落传统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式样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98套,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其中明清建筑88套(四合院31套,三合院57套,保存较好的有64套)。
太平坎的民居建筑,大多为青瓦屋顶、穿斗木架构,坐南朝北坐西向东,以中间堂屋为轴线,左右对称,有面阔三间或五间的。堂屋左右为正房,挨正房为转角,小转角称巴壁转,大转角称洪门转。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东西厢房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即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又称小二间。四合面(亦称四水归堂)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称下小堂屋,中间便是大门和过廊。
民居建筑的雕刻、绘画独具特色,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形,窗棂雕刻精美,寓意深刻,“五福临门”“喜上眉梢”“双龙捧寿”等在这里随处可见。其雕刻手法有镂、透、圆,或兼而用之,边版装饰则多用浅浮雕写意或如意缠枝花卉。中堂之中梁,多画有太极图或如意缠枝花卉等图案。
太平坎民居的房前都有阶沿,堂屋正前的阶沿称大阶沿,一般都有北水柱,面阔三间的为两柱,面阔五间的为四柱。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议农事、下地收工临时放农具、雨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民居建筑对阶沿特别重视,其宽窄不等,一般3至4米,都可逢事设席。阶沿的材质不一,但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厢房前为小阶沿,宽窄不定。阶沿外的院坝,多用长方形石板拼铺而成,院坝中间以堂屋朝向为中轴线铺设甬道。甬道的石板长宽一致,以“生老病死苦”五字为数,从甬道的第一张石板数起,轮环推进,其最后一张石板要落在“生”字上。
解家大院为民国省参议员解明德的故居,晚清、民国两代人合建,全木结构,呈台阶式上升,三进,寓意“连升三级”。有房三十余间,占地两千余平方米,数百张青石板铺地,梁、柱、挑、板壁用木料千余根。神龛、木窗、檐角花草装饰,雅趣横生;磉蹲二十个对称分布,镂浮雕结合,形态各异;小天井内置花池,四水归堂,藏风聚财。特别是堂屋门画武将把守,威目圆睁,任你站在哪个角度,都在他视线之内,尽显神奇。小天井是缩小版的四合院,在文人雅士的心目中,它首先代表一种风水,小天井可以蓄留雨水,藏风聚气,使院内灵气循环通畅,驱除邪火,避免灾祸;平日生活中,小天井无疑是休闲纳凉的好地;颇为神秘的是,下雨天,族人在小天井内商量事情,讨论声在天上雨滴和地上池水里传播的速度与远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大大减小,不怕“隔墙有耳”。解家大院里的小天井还有石桌养花,小池养鱼,阁楼闲谈,可谓别有洞天。
解家大院流传有解明德留匾退金的故事。民国五年(1916年),四川清代唯一状元骆成骧为解明德送一寿匾,匾长298厘米,宽122厘米,厚3.5厘米,上书“寿永春晖”四个大字,每字鎏金。解明德将金粉从匾上全部刮下,退还骆状元,只留下木匾与墨宝,以示感谢。退金虽小,但解明德为人低调、不喜排场的品质,却让骆状元及乡里人从心头佩服。
张家大院格局与解家大院相似,不同之处是历史更悠久。据张老伯介绍,堂屋顶有一片瓦,上面有“大明××三十年”字样,可以推断,大院距今四百多年历史。
雕刻精美的古墓桅杆牌
太平坎村里规模恢弘、雕刻精美的明清古墓有200余座,其中整石古墓30余座。后山上的陈老孺人墓留有古迹,其碑文记载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黄家大院后的坟茔系黄受中父子夫妇五人合葬土塚墓。该墓占地百余平方米,塚前建石质碑楼一座,四开间,五叠水,石质仿木结构,庑殿顶碑楼,主楼设龛,雕刻墓主一家人生前形象;神龛左右各镂空雕石莲花一朵,坊间及门柱各处雕刻人物战场,通绘红色,艳丽如花,故称花坟。再前有四柱顶帽碑亭一座,碑亭正面额坊雕刻双狮戏球,上刻“世代宗祠”四字,四面雕刻二十四孝及许仕林救母、猪八戒背媳妇等戏曲人物,舞长龙等民俗生活场景图。传说“三百工匠修三年”。
地处老屋基的解登域墓,形制如马蹄,前接四柱顶帽碑亭一座,上刻三英战吕布图一幅,并刻诗文对联,其中一联为时任四川议长朱大镛所题。亭内墓主生平故事等文字内容,为其子省参议员解明德所写。
清朝光绪年间建成的本昌和尚墓,四柱三开间四重檐庑殿顶,上刻数幅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场景,其中一幅为唐僧西天取经与皇帝离别的画面。塔身“无量宝塔”四个大字、墓联“花镜悟经佛弟子,师徒说法古先生”及横批“衣钵流芳”,彰显昔日本昌和尚一生诵经传教,功德卓著。
太平坎现存10余对桅杆,为石质材料,两根形制相同,并排竖立于屋前和墓前,石座固定石柱,石柱上部各挂一个石斗或各立一个石狮。张家大院朝门口立着的一对双斗桅杆,这是万源市现存的唯一一对单杆挂双斗的桅杆。一支桅杆保存完好,通高六米有余,上刻“文光射斗”四个大字,另一支只剩石座。两根桅杆形制相同,并排竖于屋前和墓前,石座固定石柱,石柱上部各挂一个石斗或顶端各立一个石狮。作为科举功名的象征,桅杆的每个部件都有着非凡的寓意,表达着功成名就的美好愿望。一个标准的石座如同官印,由六级组成,寓意“生老病死苦生”,最下面第一、二级为四方空心体,形如印盒的盒盖、盒身;第三级为四方实体;第四、五级为相互错落的八面矮体,四、八组合寓意“四平八稳”;第六级为圆面矮体,上面四级构成一块印章,第三级正方体为印身,第六级圆柱矮体则是印的抓手。圆柱矮体下边刻卷边荷叶,形如石锣,圆体似鼓,置于锣上,石锣、石鼓寓意捷报传来,官印寓意桅杆主人功成名就。
民俗浓厚的农耕文化
太平坎境内层层梯田似万卷诗书,一茬茬谷桩、一根根玉米杆齐整排列,如“瘦金体”文字嵌在书卷上,农民手中的锄头是一支支大笔,在书卷上挥洒自如,书写着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太平坎村每天都上演着“耕读传家”的故事,这里没有企业的打拼,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是田间耕作的老人,学堂读书的孩童。逢农闲或放学,老人在家编篾、扎鞋垫,小孩儿玩泥巴、射箭、捉螃蟹,悠然自得。书中或电视里“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的情景在这里时常可见。□秦超中 郑景瑞
(下转第9版)
新闻推荐
学习先进事迹 争做忠诚卫士 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来达开展题党日活动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璐孙伟)2月22日至23日,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组长蒲从双率队来达,与驻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
万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万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