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万源新闻 > 正文

王代军一家的“幸福账单”

来源:达州日报 2019-03-20 08:5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记者走进现年50岁的万源市沙滩镇小河口村村民王代军的家中。坐在明亮宽敞的客厅里,刚搬进新房不久的王代军一家子满是喜悦。

“我们2018年3月份开始建房,3个月后就建好了新房。”王代军说,作为村里第一批实施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的住户,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计划自己在新家中的第一个新年。他介绍说,新房依照儿子与儿媳的想法进行设计,花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装修。为了保证家人的健康,房屋装修好后,还将屋子空置了几个月,去年12月才正式入住。“装修好房屋那段时间,天天都有以前的邻居过来看房,参考我们的设计,几个老朋友还特地把聚会的地点定在我家里,热闹极了!”王代军的老伴儿钟菊仁笑着说。

“和过去的房子比起来,搬进来的这几个月,天天都像在过年!”钟菊仁感慨地说,过去,一家子住在土坯房内,虽然与新房面积差不多,但居住环境可谓天壤之别。“新房子盖得整整齐齐,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规划得非常舒服。旧房子有些潮湿,空气不流通,采光也不好。”

“其实,我们住得如何是其次,关键是孩子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钟菊仁说。走进他们儿子儿媳和小孙子的房间,两张崭新的床上都铺上了新的床单被褥,可以感受到老两口对后辈的浓浓关爱。“辛辛苦苦奋斗,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一个更好的环境!”王代军笑着补充道。

“其实我也很想出门去打工,我们村里大多数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但我的家庭情况不允许,家里有三个残疾人,实在是走不了。这些年,我就带着一家人留在家里,创业致富,小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谈起自己的种养殖业发展情况,王代军露出几分自豪。

在小河口村杨耳厂坪组,王代军家是唯一一个全家老小都留在家中创业的特殊家庭。王代军家中三个残疾人,一个是他,一个是他的大儿子王永富,一个是他的二儿子王闰月。大儿子什么都干不了,连吃饭也要别人端到手上,整个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他和二儿子的身上。可偏偏二儿子和他都肢体残疾,干不了重活,就只能一心一意发展种养殖项目。

“政府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更好的日子。去年,我卖了95头猪,收入16万余元,200多只鸡的收入也有2万余元,加上卖梨的收入和其他收入,一年的收入就是20多万元了!”王代军掰着手指,算起了自己的收入账。

“目前,在20多亩果园里,我已经种了1000多棵梨树、100多棵青脆李、100多棵板栗树。同时,我准备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计划养100头猪、300只鸡,收入超过20万元不成问题!”畅想着今年的收入,王代军腼腆地笑了,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

记者开玩笑地对王代军说:“你这份收入连小康水平都达到了,分明是份‘幸福账单’嘛!”惹得整个屋里一片欢笑声。

□特约记者 马发海

新闻推荐

万源市开展旧院黑鸡地理标志商标使用检查

本报讯近日,万源市对辖区内的旧院黑鸡(蛋)地理标志及商标使用情况进行了执法大检查。此次检查,重点对万源城区、白沙、石塘、...

万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万源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王代军一家的“幸福账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