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远的山村,一段对大山的特殊情怀拉近了时空的距离,将一位80后纪检干部与困难群众联系在了一起。远离家人的他扎根山区,用纪检人特有的严谨与坚持真情帮扶,让贫困群众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他就是坚守在脱贫帮扶一线的纪检人——唐松。
走进大山发现贫困超出想象
“平均海拔1400米、30公里山路、47户贫困群众,这就是我每天工作的全部。"唐松告诉记者,他是达州市纪委、监委的一名普通干部,也是万源井溪乡落漩塘村的一员。2018年5月,他告别家人,远离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来到了万源大山深处,成为了井溪乡落漩塘村的驻村工作队员。
“当我走进山里后才发现,这里的贫困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让我对贫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认知。"唐松告诉记者,这里有很多老百姓都居住在几十年前修建的土墙房子里面,这些屋子不仅老旧,还满目苍夷。
唐松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村民黄福成的情形,感慨万千。“我们第一次见面,他们一家人六口还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土墙房里。"而像黄福成这样境况的村民还不在少数,如何让他们住上好房子,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脱贫致富加快易地搬迁进度
2018年,井溪乡加快了易地搬迁项目的建设进度,在村里修建了集中供水池,并完善了卫生室和文化室,而黄福成一家也和村里其他易地搬迁户一起如愿搬进了新房,大家都很满足。但是唐松知道,让他们住上好房子还不够,还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修路则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老百姓出行都困难如何发展?如何脱贫?"唐松为此找了很多部门、很多单位要项目、找项目。他的初步想法是先把山里那条山路硬化。如今,村里那条10多公里的小路已经平整完毕。
唐松告诉记者,落漩塘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这些年由于缺少挣钱的机会,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如何发展产业,让村民增收,是他来到这里后想得最多的问题。2018年,三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给了唐松很大启发。
鼓励创业增加集体经济效益
“在大山里想留住人才不容易,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也为了带动全村的产业发展,我利用村里闲置的土地修建起中蜂养殖场租赁给他们。"唐松希望这三个年轻人能带动整个村上老百姓的积极性,让他们用亲身体验告诉老百姓只要肯干、愿意干就有钱挣。
返乡创业大学生之一陈福权告诉记者,蜂场的整个建设都是由村上建好了,他们再租过来使用。唐松又帮他们联系了一些客户,再加上他们自己的销路,所以销售基本不愁。短短半年时间便见到了成效,仅400余斤蜂蜜,就收入了4万多元。既圆了他们的创业梦,也让村集体经济有了收益。
“唐书记来了,我们村上有很大的变化。他来了之后,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活动阵地,强党建和通讯、产业发展方面都发展得比较好。"万源市井溪乡落漩塘村村支部书记黄永寿对唐松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认同和赞扬。
面对村民的认同,唐松表示这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与鼓励,但最让他自豪的是村民和外界对山里孩子的关注。
采访结束时,唐松表示在这忙忙碌碌将近一年的时光里,山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格外充实。在这里,虽然缺少了家人的陪伴,但村民们的信任却让他倍感温暖。唐松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来年过上更好的日子。
(杨鹰 张罗生 本报记者 郑格)
新闻推荐
万源全力打造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本报讯(马发海记者汪美山)2月13日,记者从万源市龙潭河景区提升工程设计修改方案汇报会...
万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万源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