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央环保督察以来,万源市和巴中市通江县创新建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联动推进大通江河流域月滩河、中竹河、喜神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共同维护跨界河流的正常水事秩序。
建立组织运行机制,形成“高效率”工作体系。两地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的工作原则,研究解决流域生态共建共治的重大事宜,同时分别设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建立信息分享机制,形成“立体式”工作网络。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工作办公室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互通水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和水情、雨情,定期或不定期会商水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探索建立流域治理方法和模式、环境管理与监督、流域水文信息、技术人员交流、重大课题、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通、情报共享。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双方围绕河长制工作监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建立常规联合执法机制、专项执法机制、突发执法机制。截至目前通过联合执法检查,依法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场4家,立案查处渔业违法案件3起,关闭、关停砂石加工厂2家。
建立流域共护机制,形成“集约型”工作格局。积极探索流域统一规划、同步治理、共同管护的新模式,共同编制跨区域水质保护规划,协商需要投资建设项目;对各自辖区内影响跨界水环境的工业、生活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排查与监控,整治散乱污企业,及时清理沿河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减少各种污染物入河隐患。
(本报记者 刘欢)
新闻推荐
为确保冬季可靠供电,国网万源市供电公司在10月底持续组织施工队伍开展对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工作,改变这些小区电力设施老...
万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万源,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