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万源新闻 > 正文

“双11”成交额破2000亿 且看达城人的“剁手”日记

来源:达州晚报 2018-11-14 10:20   https://www.yybnet.net/

2009年11月11日,是“双11”诞生的日子。那时天猫还叫淘宝商城,光棍节的概念也尚未流行。“双11”负责人张勇说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让消费者每年好好玩一次”。

九年前,第一届淘宝“双11”只有27个品牌参加,交易总额也仅为5000万。隔年,这一数字飙升到了9.36亿。2011年,便增长到了惊人的33.6亿。2012年,淘宝商城成了我们如今熟悉的“天猫”。而后,农村淘宝时代、全球化、“互联网+”、“新零售”等新概念纷至沓来。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一起见证了“双11”成交额破百亿、破千亿的壮举。当今年“双11”成交额达到2135亿时,人们已经不再感到惊奇。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千万人用一张张的订单汇成江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回顾达城市民在“双11”里的“剁手”记忆。

第一个“双11”

支付158元买床上四件套

今年47岁的张瑛家住西外恒阳骊都小区,到2018年的11月11日,她已经参与了10个“双11”。回想起第一次“双11”网购的经历,张瑛不由得会心一笑。2009年时,张瑛看到好友网购回来的各色“尖货”,既洋气又便宜,便开始让好友帮忙“代购”。但遇到衣服、鞋子码数不合、有色差时,麻烦别人帮忙退换货很不方便。于是在这一年的11月,张瑛注册了自己的淘宝账号。

2009年“双11”开始时,张瑛注册账号还不到1周,“当时我很担心网购风险大,还特地去新开了一张银行卡,买多少东西,就放多少钱,都不敢多放。”张瑛说。直到当年“双11”上午,张瑛都还在学习如何填写收货地址等基本网购流程。那天,张瑛购买了一套五折后售价仅为158元的床上四件套,“这个价格在当时来说实在是太优惠了。”

这一年,仅27个品牌参加的“双11”交易总额只有5000万,但一场近乎全民的购物狂欢就此拉开序幕。

2012年

感受到新天猫的魅力

网购的兴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商户入驻淘宝网,但商品质量低劣的问题随之凸显。往往在“双11”的购买热潮之后,隔天便会出现一波“退货潮”。“在淘宝上购物你需要独具一双慧眼。”虽是调侃也是现实的反映。

当年还在达一中读书的杨文婷说,“以前母亲图便宜买回来的商品质量都参差不齐,后来我让她去天猫旗舰店里选购。”为了帮助消费者分清c2c模式(个人对个人的交易)的“淘宝网”和b2c模式(商家对个人之间的交易)的“淘宝商城”,2012年,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并提高了商家的入驻标准,从另一个方面摆脱了品质的困境。

“那天恰好是周末,我用的还是母亲的账号,凌晨就守在电脑前准备抢购。”在那年“双11”,一件便宜了200多元的正品羽绒服让杨文婷感受到了新天猫的魅力。

这一年,双11总销售额突破190亿元,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

2013年,杨文婷进入大学校园,网购战场也转移到了手机。大学里的每个“双11”,杨文婷和室友们都会奋战在“零点”,抢到最优惠的商品。“前两年零点支付的人太多了,系统经常崩溃,抢到了商品也进不了付款页面。这两年基本上没有这种情况了。”而后,除了与网购大军拼手速,在寝室与室友们一同观看“双11晚会”也成了杨文婷大学时的回忆。

今年

数十亿消费者的狂欢

随着各大国际品牌入驻天猫,刘莉的购物车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常在淘宝上找私人卖家代购一些dior口红、雅诗兰黛的粉底,但不确定是否是正品。这两年很多国际美妆品牌的官方店也加入了‘双11’活动,我放心多了。”刘莉透露,今年“双11”她给女儿买了一只邦尼兔。

如今,“双11”已不再局限于网购,线上线下联动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便捷。在口碑APP上点杯奶茶,在街边的实体店取货,打开手机扫一扫,领取到的“双11”红包立刻就能使用。

回首2009年,“双11”还是一个仅有27个品牌参与、以国内用户为主的一场促销。今天,阿里旗下的天猫、饿了么、口碑等业务集结,涵盖400座城18万个品牌。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全方位覆盖人们的生活场景,全球数十亿消费者一起狂欢。

面对不断刷新的“双11”数据,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今年天猫“双11”现场沟通会上说:“我们不是为了一个数字而做,而是真的希望创造一个节日而做,也用这个节日作为一个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变革的驱动器来做。用‘双11’这样一个节点,更好地来驱动产业进行变革。”

线上线下联动的新零售、全生态协同、全球化……近年来,“双11”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特点,无一不彰显着阿里电商发展的长远战略。正如张勇所说,我们这个时代,正不断经历着“双11”进化所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2014年的“双11”,海淘兴起,“全球化”成为天猫的主题。而后,无线化、农村淘宝、“互联网+”、“新零售”等概念如雨后春笋般走进人们的视野。

刘莉是中心广场一家便利店的老板,老家在万源茶垭乡,前年本想乘“双11”给老家的父母添台新的电视机,没想到一次周末回家时,看见农村淘宝服务站就开在了家门口。“大伙都觉得很新奇、很方便。”刘莉说。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新闻推荐

万源市 首批3家“个人调解工作室”成立

本报讯近日,万源市首批3家“个人调解工作室”正式成立。该市按照四川省《个人调解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办法》相关规定,经个人...

万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万源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鱼泉山醉秋2018-11-02 10:21
评论:(“双11”成交额破2000亿 且看达城人的“剁手”日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