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产品不够卖?”“好好好,我们抓紧发第二批货。”近日,万源市四川花萼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庞烈芬接到催货电话称,刚摆上荷兰超市不到3周的珍珠花菜香辣酱制品,就几近销售一空。
按照严格技术标准生产并经过检验检疫,来自巴山腹地的“万源造”土特产品第一次走出了国门,远销荷兰。1100万欧元的外贸协议创下近年四川林产品外贸最大单笔订单。国庆前后,第一批价值约100万欧元的珍珠花菜香辣酱从成都起运,顺利在荷兰超市上架,受到热捧。
大巴山特产
成万源传统经济植物
珍珠花菜,又名“树花菜”,药名“省沽油素”,是我国稀有的可食用灌木和珍稀经济植物,属大巴山特有野生常绿灌木,四川境内只有万源有原生分布。
“珍珠花菜周身是宝,不仅可以入药,叶、花还可食用,果子可榨油。”万源市溪口乡双龙庙村村民孟超贤祖祖辈辈都有种植珍珠花菜的习惯,以前就在房前屋后种一点,但基本是自己吃,煮、炒、凉拌、茶饮都可以。
万源市森林覆盖率达63.5%,土壤天然富硒。近年来,万源市利用本地良好的生态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有机、富硒”特色产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品”向“特色产业”升级。
珍珠花菜种植规模随之扩大。目前,全市建成“珍珠花菜”基地3.6万亩,在竹峪、溪口、虹桥、康乐、永宁等13个乡镇成片发展。溪口乡6000亩“珍珠花菜”基地成为四川省首批“森林食品基地”。
大企业引领
农产品价值飙升
“种上摇钱树,可当万元户。”如今,孟超贤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万万没想到,以往在当地人眼中,珍珠花菜就跟折耳根差不多,是一道很普通的农家菜,现在却成了出口高档货,饭桌上的“香饽饽”。
2007年,万源市四川花萼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军人出身的庞烈芬,将战场从海滩转到深山,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建成6000亩珍珠花菜种植基地,并与当地农民达成购销协议。
2015年5月,总投资1.4亿元的香辣酱、珍珠花菜油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深加工让珍珠花菜身价倍增。“现在,叶子、花的收购价格最低20元/斤,按照每亩100株,每株采收3斤算,每亩年产值至少6000元。”孟超贤说,自家种了5亩,光珍珠花菜一项就能挣3万多元,有了“错季+套种”马铃薯技术,每亩又额外多收入1400多元。
“珍珠花菜产业基地验收合格后,每亩可获得300元的财政奖励。”万源市林业园林局副局长冉启军介绍,政府出台优厚的扶持政策,加之公司“上门服务+订单收购”,让当地村民尝到不少甜头,农户、公司形成了良性互动,3万余群众当起了珍珠花菜种植户。
“欧标”做支撑
“农家菜”走俏荷兰
原料精选、清洗发酵、包装送检……时下,位于万源市八台山脚下的花萼公司加工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正开足马力生产销往欧洲的珍珠花菜香辣酱。公司管理人员吴蓉介绍,生产线每年可生产3000吨香辣酱和50吨木本油,技术参数完全按照欧盟食品标准设定。
产品出口欧洲,是花萼公司一直的梦想。除了按“欧标”进行深加工,原料的标准化生产更重要,冉启军说,在省林科院的帮助下,万源制定了珍珠花菜种植技术规程,规范了苗木栽插、田间管理细节等,严格规定种植基地不允许使用一粒化学肥料,连附近村里的厕所都做了无害化处理,防止寄生虫和疾病传播。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都可以倒排追查。”庞烈芬说,通过严密的溯源体系和种植户信用评级,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质量,不按规定种植的农户,将被拉入诚信“黑名单”,企业立即终止收购协议;同时,运往厂区的叶子和花,要通过第二道验收,被标注不同的品级,并按20-40元不等的价位收购,用经济杠杆撬动产品生态化、有机化。
以打造“中国富硒食品产业之都”为目标,万源市委、市政府发展“生态、富硒、有机”农业产品的决心也是相当给力的。2016年,万源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将花萼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培育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四川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珍珠花菜及其制品成为达州市首批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产品之一,先后获得“天府七珍”“消费者最喜爱的十大四川特产”等殊荣。
为确保“万源造”特色农产品顺利出口,该市全面推进“逐一帮扶”“一厂一策”等帮扶措施,开辟出口食品企业备案绿色通道,积极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指导,开辟通关快捷通道,实现产品快速出口。
陈本强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王晓英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26至27日,全市“助力精准脱贫·一村一法律顾问”现场推进会在万源市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立岩出席会议并讲话。吴立岩指出,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
万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万源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