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采摘猕猴桃万源市委书记吴晓勇,万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倪欣参加植树活动。万源城全貌绿色山乡 (伍胡榕 摄)美丽的棋盘山云雾缭绕
撩一撩花萼山的神秘面纱,那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避难所”;探一探八台山的奇峰异景,那里有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呷一口黑宝山的负氧离子,那里有省级森林公园、中国西部养生天堂……
位于秦巴山区腹心地带的万源市,系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一块未受重工业污染的绿色宝库。如今,该市正借力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转型发力、绿色崛起。美丽的巴山深处,“生态之花”正绚丽绽放,一座康养之城、富硒之都、物流中心,焕发出勃勃生机。
“绿”,绘就靓丽底色
万源,地处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分水岭,生态功能尤为重要。
万源,森林覆盖率高达63.5%,负氧离子平均值每立方米3593个,空气质量达标率93.23%,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万源,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萼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八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蜂桶山、省级森林公园黑宝山和东林山,境内野生动植物达1800余种,生态发展潜力无限。
万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1112.14平方公里,达整个幅员面积的27.44%,占达州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82.3%,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如何呵护秦巴地区“绿肺之心”,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万源乘势而谋、顺势而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厚植绿色基因,发展生态产业,精雕细琢做好环境污染“减法”、生态建设“加法”,让“绿水青山”催生“金山银山”。
“坚持以‘生态立市\’作为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大示范\’发展战略,率先突破第三产业,联动发展一二产业……”万源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一张生态蓝图定格了全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富硒特色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工业、商贸物流产业“四架马车”,成为绿色崛起的引擎和支柱,驱动着跨越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巴山的千沟万壑,展现出一幅幅绿意盎然的秀丽画卷。
“清”,点睛宜居之魂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0余天……
与之对应的是,“十二五”期间,万源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分别下降11.33%,7.03%,52.96%,12.84%……
这一“升”一“降”的数字背后,是万源市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的恒久努力,坚定“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果敢抉择。
“抓生态就是抓发展。”万源市委书记吴晓勇表示,万源始终坚持一张生态发展蓝图绘到底,一张环保责任清单压到底,既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铁腕治污、重拳执法,又下活全市环境保护一盘棋,加速生态细胞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区。
后河碧水潺潺流淌,拂堤垂柳随风摇曳,白玉栏杆熠熠生辉……金秋时节,漫步在万源后河岸边,风景别样迷人。千百年来哺育巴山儿女的万源“母亲河”,在“碧水行动”的持续发力中,乳汁更加甘甜,容颜更加美丽,如今已成为万源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市民休闲的温馨港湾。
近年来,万源市严格按照《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坚持“五治”工程与污染防治有机结合,全面部署“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累计投入1.1亿元,统筹推进乡镇污水处理站、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补助力度,建成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展示馆主体工程。
同时,万源大力实施“绿化万源”行动,完成营造林38.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2.6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86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5%;持续加强“生态细胞”建设,花萼山——八台山被列入国家自然遗产保护地,成功申报蜂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黑宝山、东林山省级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26个、生态村269个、农业生态园区6个。万源市成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万源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源头保护制度。先后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9起,查封扣押7件,移送公安机关6件。关闭木材加工厂、河道砂石厂150家,关停煤矿、立窑水泥厂等污染企业31家。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宜居万源,一座崛起在群山中的“森呼吸天然氧吧”,成为康养休闲的首选胜地。
“红”,成就生活之美
20亿开发大单已经投注,景区快速通道正加紧实施,农家乐生意如火如荼……位于万源市中南部的黑宝山省级森林公园,幅员面积2656.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99.09%。公园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集森林、泉瀑、险峰、奇石和野生动植物于一体,年平均气温在14.8℃左右。如今,黑宝山省级森林公园已成为达州市精品旅游景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胜景饱览、“练胆”体验、温泉洗浴……而位于万源市东南部的八台山——龙潭河风景区则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康养休闲之余,众多游览、体验项目成为这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的金字招牌。日均4000余人次的游客,不仅让景区生意持续火爆,还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1.5万元,村域内新型经营主体总收入230万元……一串串闪亮的经济指标,使得景区所在地——八台镇天池坝村成功入选2017年“四川百强名村”。昔日的“穷山村”实现了华丽蜕变。
八台观日、龙潭泛舟、鱼泉赏叶、古道探秘……“巴山蜀水无限好,一步一景皆野趣”、“春有百花秋有叶,夏有凉风冬有雪”,世“万”桃“源”的秀美风光、“中国凉都”的宜人气候吸引着世人目光。仅2016年,累计来万源游客255.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28亿元。
作为“生态+”产业的重要支点,生态工业、富硒农业、商贸物流与康养旅游一道,共同撑起了万源快速崛起的绿色天地。
“万物生”蜂桶蜂蜜飞向中南海,“星博士”孕婴童产品远销国外,“庞大妈”花萼食品出口亚欧;“巴山雀舌”富硒绿茶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八台山”国家4A景区跻身四川景区十强;龙潭河养生养老保健基地对外开放,蜀雅富硒红茶生产加工、星华服装迁建项目投产运行,发荣林业、龙强建材新兴企业不断壮大;秦巴商贸物流园建成投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成功落地……放眼万源大地,从脱贫攻坚到项目建设,从“龙头景区”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无不涌动着“生态”的浪潮。
“十二五”期间,万源市规上生态工业企业增至42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7%;巩固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基地170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区)1516个;30余万市民吃上了“生态饭”,9万余贫困群众种下了“生态摇钱树”。
金秋十月,硕果满枝;巴山大地,五彩斑斓。鱼泉“红”叶、旧院“黑”鸡、蜂桶“黄”蜜、富硒“绿”茶,共同织出了一道迷人风景。万源,正在借“绿水青山”造“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中铿锵前行!
□特约记者 陈本强
新闻推荐
“以前一些干部将公款当成唐僧肉,老百姓深恶痛绝,这些问题最终被纪委查处,并在展览上曝光。”四川省达州市市民黄文陆感慨良多。“说啥都不如看到这些白纸黑字真真切切,还有这么多图片。”达州万源市...
万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万源,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