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恩寿正在打理梅园
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的万源市,生态植被良好,森林资源丰富。这里孕育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萼山、“省级森林公园”黑宝山等宝贵森林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秦巴地区康养休闲“绿肺”。
然而,这些森林资源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背后,是无数护林使者的竭力守护。年近七旬的退伍老兵楚恩寿,就是其中一名忠诚的护林志愿者。他投入资金180多万元,先后守护花萼山、青沟蜡梅园22年,在大巴山深处树起两座绿色丰碑。
军旅生涯锻造坚韧执着品质
1947年,楚恩寿出生在万源市太平镇。1968年,楚恩寿走进了军营,两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楚恩寿坚韧而执着的品质。
退伍后,楚恩寿被分配到万源市青花镇滑石板煤矿工作。楚恩寿下煤窑、拉矿车,过度的体力劳动很快击垮了他的身体,让他患上了严重疾病。
干不了煤矿工作,楚恩寿选择了病退。但对上有两个老人、下有3个子女的楚恩寿来说,他来不及休养便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承包水泥厂、经销煤炭、开饭店,还抛下妻儿远去海南做汽车配件销售生意。经过近10年的艰难打拼,楚恩寿有了近50万元积蓄。
1994年,楚恩寿决定回家休养,并好好抚养儿女、照顾妻子。
6年时间揭开花萼山神秘面纱
当时,花萼山自然保护区正处于筹建阶段,急需社会力量的支持。楚恩寿刚一回家,当时的一位领导就邀请他协助保护花萼山森林资源。
军人的品质和担当,促使楚恩寿再次抛下妻儿,独自走进了海拔2000多米的花萼山。
勘测进山路线、翻建保护站、培植林业苗木,在对花萼山的保护工作中,楚恩寿从“零”做起。要人工看护好总面积1.45万公顷、核心原始森林区0.35万公顷的花萼山,楚恩寿一个人实在难以完成,他便自费请来工人当助手,按月发放工资。花萼山上丰富稀有的动植物资源,每年吸引了很多专家前来考察,楚恩寿又出资建了招待所,让客人有了落脚点。他还免费当起电影放映员,进行护林防火宣传。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楚恩寿用了6年时间,投入资金8万多元,终于让花萼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并很快被世人知晓。2000年,花萼山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了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所。
此时,完成了花萼山的美丽嬗变,楚恩寿也光荣“退役”下山了。
父子两代共同守护青沟蜡梅
在花萼山的“修炼”,让楚恩寿对万源丰富的林业资源有了不舍的情怀。下山时,他的两个儿子已先后成家,并开设了两家餐饮店,生意十分红火。但楚恩寿并没有急着享福,而是又投入到万源市野生蜡梅的保护中。
楚恩寿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拿出剩下的全部30多万元积蓄,将万源市太平镇青沟60余公顷蜡梅林地流转过来,开始了“中国天然蜡梅基因库”的艰难打造。
修公路、拉电线、砌堡坎,在青沟蜡梅园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楚恩寿组织30多名工人,足足用了半年时间,给蜡梅管护站建起了一座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小洋房。
蜡梅林太宽,管护人手不够;积蓄用光,后续资金保障无望;村民保护意识不强,蜡梅资源破坏严重……青沟蜡梅园管护初期,一个个棘手难题横亘在楚恩寿面前。
面对困难,楚恩寿挨家挨户作保护蜡梅的宣传动员工作,并请来两个工人帮助管护林地。同时,为节约成本,他自己扛起锄头对河堤进行加固,还建了清水平台,修了林荫小道。为不让蜡梅园资金断链,他给两个儿子下了硬指标,必须每人每年出资5万元用于蜡梅园建设。10多年来,他的两个儿子累计向青沟蜡梅园投入100多万元。
在楚恩寿的苦心经营和积极奔走下,青沟蜡梅园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野生蜡梅基因库”、“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实验基地”。如今的青沟蜡梅园,已连片发展野生蜡梅10万多株,栽种素心蜡梅4万多株,梅园面积达67公顷。
楚恩寿对蜡梅园的坚守执着,以及像蜡梅一样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他的家人。前不久,楚恩寿的两个儿子关掉了城里的餐饮店,一起来到青沟,帮助年迈的父亲打理蜡梅园,同时就地经营农家乐继续为蜡梅园筹资。
□文/图 陈本强 本报记者 闫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万源市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农药施用零增长”行动。2016年万源农...
万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万源,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