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游正义 本报记者 桂爽·
周末晚上,万源市竹峪中学校园特别宁静,但学校行政办公室还透着一丝光亮,一个红衣女孩正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敲击着电脑键盘。
她就是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特岗教师周丽。
通过工作寻找自己的价值
2014年9月8日,22岁的周丽大学毕业,以特岗教师身份来到大山深处的竹峪中学。
参加工作第一年,周丽担任了毕业班两个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以及化学实验员工作,她特别兴奋,全身心投入工作,很快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欢迎。2016年8月,她不仅继续担任两个毕业班化学教学任务,学校还让她承担了办公室、团支部、外宣等工作,对此,周丽没有推辞,愉快地接受了任务。从此,每天除了上好两个班的化学课、批改作业外,周丽还要按时收发文件、汇报工作、整理资料、编辑文字、采写报道、协调事务。
周丽的妈妈因胸积水在万源住院,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一直没有去医院照顾妈妈。一个周末下午,别人都在休假,周丽正在办公室赶写一个汇报材料,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医生叫她马上转院。不得已,她只得请假陪妈妈到重庆住院,可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她只待了两天就返回学校。
竹峪中学王涛校长告诉记者,周丽的老家离学校很近,可是因为学校办公室事情特别多,周末加班是常事,她因此很少回家。
在老师们眼里,学校就是周丽的家,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校工作,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学生身上。
为孩子们付出是一种幸福
“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互动。”谈起自己的学生,周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一有时间周丽就会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不断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课余,老师和学生又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
“我信任他们,尊重他们,我就是他们的大姐姐。”周丽告诉记者,人都是有感情的,老师对学生好,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好。
一次,周丽生病了,满脸通红,全身乏力,站上讲台艰难讲课。同学们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不约而同劝她休息一下。谁说孩子不懂事啊!学生的安慰,给了周丽一心从教的力量。从那以后,她始终保持了化学课的有趣性、互动性,凡是能够做实验的都会演示,也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化学的乐趣,让他们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对应的现象,从而喜欢化学课。
每年毕业时,听着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白,周丽总是那么感动。她清楚地知道,那不仅是一种付出后的快乐,更是一种爱的别样旋律。
当记者问这么多事儿觉得累不累时,周丽说自己虽然累,但很充实,觉得有价值。说着,她拿出一大摞奖状,都是自己参加工作后所获的荣誉。看到桌上红红的奖证,记者不禁对这个年轻的特岗教师伸出了大拇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万源市纪委监察局通报了三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该市3名村组干部分别因收受好处费、套取洪灾补助资金、套取集体资金用于个人日常开支,遭到该市纪检监察部门的...
万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万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