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新闻 万源新闻 宣汉新闻 开江新闻 大竹新闻 渠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万源新闻 > 正文

蜀道 熟悉的名字 陌生的风景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8-16 23:09   https://www.yybnet.net/

广义而言包括了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有自云南入蜀的僰道,也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

狭义的蜀道,就是专指翻越秦岭和巴山的道路,包括汉中以北的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以及汉中以南的荔枝道(又称洋巴道、间道)、米仓道、金牛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的名句让蜀道闻名遐迩。

近日,作为古蜀道重要组成部分的荔枝古道准备申遗的消息传出,引发了人们对这条千年古道的好奇。

作为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古蜀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可以与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等文化线路相媲美。

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蜀道的交通意义已经逐渐丧失,但其文化价值却依然不容小视,散布于这条古道上的古迹遗存仍是我们触摸历史的凭证。

从本期开始,天府地理栏目将陆续推出“探秘古蜀道”系列报道,带我们走近我们身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荔枝道

一条古道上的千年风情

开通时间 唐天宝年间(742-756)

全长1000多公里

路线涪陵出发,经重庆的垫江县、梁平县,至达州大竹县,一路向北至万源市,经巴中市的通江县后再绕回万源,到达陕西汉中镇巴县,最后经西乡县子午镇进入子午道。

有关遗迹 鸡公寨、竹筒沟、衙门坪、紫马坎等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以诗人的笔法描绘出为博杨贵妃一笑,不远千里为其送荔枝之事,也让一条路因此而天下扬名。

涪陵荔枝入长安

对于杨贵妃,其实我们至今都没搞清楚她的家乡是哪。这其中说法很多,囊括了河南灵宝、陕西华阴、山西永济、广西容县,以及四川成都。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她很爱吃荔枝,毕竟杜牧那首诗真是人人皆知。

那么能让“妃子笑”的荔枝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有可能是岭南,毕竟那里的荔枝很有名,苏轼吃了都要点赞。不过,古时的四川,其实也产荔枝。《华阳国志》就提到,“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如果杨贵妃如多数人认为的,是四川人的话,那么这些荔枝更有可能来自她的家乡。

在宋代,不少古籍都写道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来自涪州(涪陵,今属重庆)。苏轼在自己的《荔枝叹》里明确写到这一点,而且诗中的注解写道,从汉代开始,广西就负责进贡荔枝,但路途太遥远,劳民伤财,到了唐朝天宝年间,就由涪州负责进贡了,这样一来路程直接缩短了一半。

看来,贵妃所食的荔枝来源于涪陵应该是有史可稽。那么荔枝究竟是经由怎样的路线从涪陵运往长安的呢?

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篇《天宝荔枝道》曰:“涪州既为天宝贡荔枝之主要产地,其由涪州驿运荔枝至长安之路线,越巴山山脉,至天宝间之洋州治所西乡县,又东北取子午谷路越大秦岭。入子午谷,约六百三十里至长安。”一千多年前,正是通过这条路,驿使们把采摘下的荔枝带叶密封于竹筒中———土法保鲜,防止途中挤压和偷拆,然后装笼上马。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只要7天7夜就将荔枝送到京城,呈到杨贵妃面前的荔枝仍然新鲜如初。

从古间道到210国道

其实荔枝道也不是唐朝时才凭空开辟出来的,它的前身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间道。这条古道从万源经镇巴至西乡,有记载称,诸葛亮入蜀后曾屯兵万源,据险防御曹兵,刘备取汉中时,也有“大兵发葭萌,照烈由广元、宁羌,正道入,张恒侯从定远、西乡间道而进”的记载。荔枝道正是在这条古道路线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

唐朝以后,历代王朝都将荔枝道作为通蜀的主要交通要道。明清时,荔枝道最为兴盛,商贾多由此道入川,川陕交界处,荔枝道沿线贸易集市兴盛一时,如盐场坝、渔渡坝等街市,其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因为来往的人多,沿途也有许多歇脚的旅店,人称幺店子。据当地的老人说,这些幺店子,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歇一二百人,有时候过往客商实在太多了,屋子里宿不下,客商们就把马拴在院子旁边的树林里,人在空地上烤火歇脚。

由于荔枝道的兴盛,作为这条路上咽喉重镇的陕西汉中镇巴县,民间一直有“一条黄龙(火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即使建国初期,荔枝道仍是“北出秦壤、南达绥定”的主要通衢。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对蜀道进行了大规模拓展建设。1958年修建了沿子午道过荔枝道的210国道———西(安)万(源)公路,即汉渝公路。2004年初,改道的达成(渝)高速路全线贯通后,取其捷径横贯秦巴山区。随着现代公路的修建,古老的荔枝道逐渐失去了它的功能,成了一条历史的遗迹。

古石板路上的千年印记

苟在江今年60岁,万源市鹰背乡人,他研究荔枝道已有10多年,曾经分三次走完了荔枝古道。苟在江最早对荔枝道感兴趣,就是因为那些散落在乡间的古道遗迹。

在马鞍乡和鹰背乡交界处的鸡公寨,荔枝古道从悬崖边经过,崖边有大石条砌了长长的护栏,人称“拦马墙”,据说是当年为防止马匹受惊失蹄坠崖而修建的。而左边拦马墙和右边石壁上深深的弯槽,据说是当年闩门杠用的,叫做门杠槽。

竹筒沟,两边是高高的山岭,沟底一条幽深的石板路伸向远方,象竹筒一样易进难出。过去,这里常有匪盗出入。人们在沟里砌了一座梨子庙(最早是荔枝庙,后被讹作梨子庙),以求菩萨保佑。破庙遗迹尚存,只是菩萨被人偷走了。

化米梁下面有个地方叫衙门坪,传说是专为管理护送荔枝工作而设置的衙门,围墙依稀可辨。后边有座古坟,至今人们还叫它官儿坟。衙门营盘对面垭口的土门,是荔枝道上的一道重要关卡,厚重高大的石门前些年修公路时才毁掉了。

从鸡公寨过竹筒沟,到化米梁衙门营盘,路边还保留着几个完整的饮马槽。这种饮马槽直接在古道的大石板上凿出,用来装马料喂马。

千百年来,荔枝道修了毁,毁了修,这条崎岖的山道上,传送荔枝的从这里走过,挑草纸的从这里走过,背棉花的从这里走过,贩盐巴的从这里走过……苟在江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古道石板路上那些深深的凹陷,走在上面,唐代的马蹄声,历史的苍凉风,似乎都透过脚心渗入心脾。

子午道

刘邦走过,玄奘也走过

开通时间 战国时期

全长630余里

路线自长安向南,经子午镇南、北豆角村西边进入子午峪,经洋县城关镇到达汉中市,向南穿过巴山直抵四川涪陵(历史上有过一次大的改线和数次小的调整)。

有关遗迹 拐儿崖、红崖子、子午关、千佛崖

《天宝荔枝道》详细描述了荔枝道的具体走向,其中提到“入子午谷,约六百三十里至长安”,这六百三十里,其实就涉及了另外一条重要的古道———子午道。

烧了栈道,再修栈道

子午道的得名,是因为子午谷和长安南行的一段道路都为南北方向———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子午道的历史比荔枝道要早,有研究认为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开通。

子午道最早见诸文字始于刘邦。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即是子午道。刘邦到达汉中以后,为了向项羽表示他再无争霸中原之意,便采用了张良的建议,把子午道的栈道烧掉。后来,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刘邦开始假装重修子午道的栈道,对方以为刘邦是要从子午道进攻了,连忙调动军队严守子午谷,却没料到刘邦的主力已经从西边的陈仓道进入关中。

刘邦利用子午道争霸成功,不过子午道却再次被烧毁,直到西汉末年才由王莽下令修复,并设置了子午关,由此子午道正式成为官道。东汉安帝年间,由于战争持续十余年之久,故道和褒斜道两条国家驿道均断,子午道遂辟为长安、汉中、四川间的驿路。

子午道的兴盛还是在唐朝。由于荔枝的运送,官府对子午道不断修治,道上行人越来越多。诗人杨凝在《送客人蜀》中写道,“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说明他送的客人正是从子午道入蜀。玄奘也是从子午道经由汉中进入四川。

安史之乱以后,荔枝道逐渐衰落,不过旅客还是络绎不绝。到了清朝,随着对子午道频繁使用和对秦岭山区的开发,子午道上出现了宁陕厅这个县级城市及江口镇、洵阳坝、迎凤坝、两河口等重要集镇。

带兵走子午道的,大多没能成功

历史上,子午道上的战火不断。早年间,以关中为根据地的政权常常将子午道用作进攻汉中、安康以至四川、湖北等地的通道。与此同时,以南方为根据地的政权也将子午道用作攻打北方长安的通道。

宋金对峙时,南宋除了在大散关屯戍重兵外,还在子午谷口置立堡塞,以备金人进袭。清康熙平定吴三桂叛乱,曾派大将图海由子午道进攻汉中。到红军长征时,红二十五军沿子午道北上。西安解放时,胡宗南由子午道南逃。

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子午道以险峻难行著称。

汉代的摩崖石刻《石门颂》中对子午道的险状作过这样的描述:子午道上,上面是悬崖连绵,曲流绕山;下面是幽谷深渊,飞瀑直泄。平缓处道路泥泞,苔藓遍地;山道上荆棘丛生,乱石塞道。行至险处,如履虎尾,空车快马也难行进。毒蛇猛兽时有出没,秋天未到,霜就毁了庄稼。

过去的子午道,甚至连牲畜都不能通过。所以,货物通过子午道,只能是人来背。从子午道北口的长安县子午镇,到南口的西乡县子午镇,600多里路,人背着货物一天只能走50里。

子午道的险峻,诸葛亮也不敢挑战。第一次北伐时,大将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即由他率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长安,诸葛亮再率大军走褒斜道与其会师。但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认为该计划过于冒险而未采用。

有人批评诸葛亮太过于保守,但历史上,带兵走子午道的,大多没能成功。曹魏大将曹真后来伐蜀时,就取道子午道,结果遇上大雨连绵,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只好撤退。东晋名将桓温伐前秦,他让部将司马勋由汉中出子午谷进攻西安,结果未出谷道就被秦军击败。明末,闯王高迎祥从汉中进攻西安,在孙传庭的严守下无法攻克,他便想从子午道偷袭,但是孙传庭却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双方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京城处死。这之后,才有了闯王李自成。

“豆角”其实是为了“堵角”

现今西安南郊的子午峪口,便是子午道的北口。在峪口边的南豆角村是从关中进入子午道的最后一个村子,以往南来北往的旅客,很多都要在这里歇脚。南豆角村也因为这些旅客而繁华起来。据《长安百村》中记载,1949年以前,南豆角村里仅饭馆和客栈就有40多家。旧社会,南豆角村人中依靠“跑南山”(通过子午道运输和贩卖货物)度日的人也不在少数。

关于南豆角村村名的由来,有说法称“豆”其实是“堵”。子午道是历代中原统治者必须严防死守的区域,所以,在子午道的北口便有了南堵角、北堵角和西堵角三个村落,形成夹角之势,刚好将子午口包住,在长期的流传中,人们便将拗口的“堵角”读成了“豆角”。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驻有重兵,修建了城墙。现在南豆角村仍保留着古老的城门楼。

不过,到了1958年修建西万公路(210国道)后,子午古道成为公路,子午峪一段逐渐被人们冷落。然而只要你说出“子午峪”三字,对方便会答曰“荔枝道”。作为荔枝道的延伸,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的亊,至今为这里的人们津津乐道。(成都商报记者 王越)

新闻推荐

走“后门”读高中 差生逆袭考重本

贺永川。万源市第三中学考生贺永川虽上重本线,却为学习生活费发愁又是高考关键日,几家欢喜几家愁。6月23日,记者从万源市第三中学了解到,该校一应届毕业生通过走“后门”进入学校读书,在...

万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万源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蜀道 熟悉的名字 陌生的风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