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达州 今日万源 今日宣汉 今日开江 今日大竹 今日渠县
地方网 > 四川 > 达州市 > 今日渠县 > 正文

消逝的东外南外西外和北外四个乡镇(上)

来源:达州晚报 2020-04-29 10:20   https://www.yybnet.net/

昔日南外草街子

2019年12月30日,达州市通川区凤西街道办事处、凤北街道办事处的正式揭牌,标志着最后以乡镇称呼的西外、北外,以及早已消逝的东外乡、南外镇,这四个带有“外”字的乡镇由此画上了句号,进入了历史。这些地方,从以往的城郊结合部,迈向了现代化城市街道发展的新征程。

为了忘却的纪念,笔者依据掌握的史料,撰写成此文。不妥之处,望指正。

“四外”乡镇名称的由来

达州历史悠久。上古隶属巴地,夏属梁州,商周隶属雍州,春秋战国属巴国,秦、西汉属巴郡宕渠县。东汉和帝永元二(公元90)年,从益州巴郡宕渠县分出东部地区设置宣汉县,意为宣扬汉王朝的德威,其治所在今达州城。此后,更名万州、通州、开巴郡、通川县、达县、达州等,嘉庆七年(1802),达州升为绥定府,设附廓首县达县。达州城历为郡、州、府、县治地。从设县治开始修建城墙,一直到元代都是土墙。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将土城墙砌石,在城墙上构筑凹凸形状的城堞,并按东、南、西南、西、北的方位修五道城门,东门叫迎晖,南门叫锦川镇雄,西南门叫朝宗,西门叫扬武,北门叫来凤;嘉靖二十一年(1542)全部改土墙为石墙,增建防卫设施。清康熙十三年(1674),城楼设施毁于战火。乾隆三十三年(1768)重建时,将城墙由629丈增加到735丈,周长由3.5里增至4里,城高由1丈5尺增加到1丈7尺,改五道门为四道城门,封闭西南门,保留东迎晖门、南朝宗门、西扬武门、北来凤门;沿城墙外均修壕沟蓄水,加强防护。清朝嘉庆后期,达州城建设呈现高速发展期,经历署、学宫、典史署、巡检署、清军绥定协署、守备署等署衙增多,公善事业单位陆续兴建,兴修、培修一些祠、庙、寺、庵,新修滩头街至永丰街、文家梁一带的街道。至清朝末年,达城有大小街巷65条。

清朝乾隆时,达州境内设置清风、明月、翠屏、垂虹、宝芝和楚清明翠6乡;嘉庆达县沿袭乾隆6乡;宣统末年(1911),撤楚清明翠乡,清风乡分为上、下清风乡,仍为6乡,这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四川宣布脱离清政府,达县于10月下旬宣布独立。民国元年(1912),达县合并上、下清风乡。与此同时,为防军队入境扰民,护卫城区安全,划清风、明月、翠屏三乡近城二十里之地,临时成立护城团,归城区管辖。所设团甲共八区,其中城内四区,城外四区。护城团外四区的名称与护城团的内区相对应,且以方位命名,分别为东外区、南外区、西外区和北外区。这些最初临时性的军事防御设置,经过沿袭、变更,成为后来的东外、南外、西外和北外的乡镇建制名称。

最早消逝的东外

东外乡留下的史料非常少且零乱。不过,从民国《达县志》和《达县市南外乡志》《达县市北外乡志》里可见端倪。东外乡在撤销前,与北外、南外乡有一定的关系。东外乡的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东外区(又称护城一区),当时下辖8个团,这些团所辖范围:里仁团由小河嘴直上板凳山,至李家渡界;安辑团在板凳山土地垭之间;雷音团由七里沟直上抵石船寺界;七里团在雷音铺下;保安团在河东,由王家河直上犀牛山,至磐石月耳岩界(今韩家坝村、犀牛山村、青垭村、张家坝社区属该团);石龙团北抵罗江口火石岭界(今肖公庙社区的彭家坝、瓦厂坝,石龙溪社区的朱家沟,高家坝社区,徐家坝社区火石梁属该团)。民国六年(1917)成立东外团甲公所。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奉令废团甲制,河东被编为第一区三联保,后称东外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秋,废联保制,实行新县制(政教合一),东外联保与北外联保合并为东北乡,受达县第一指导区指导,办公处称乡公所,设南岳庙。并乡之后,原东外联保的雷音铺、七里沟等地划归南外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整编保甲,东北乡为9个保。民国三十八年(1949),乡公所迁河东龙王潭庙,当年12月获得解放,东北乡保甲维持原状。1950年3月,东北乡受城关区公署领导;5月,乡公所迁肖公庙;11月,废东北乡公所,设置东北乡人民政府于肖公庙,改保为村,易甲为组。1952年5月,东北乡受十一区领导。

1952年9月民主建政,东北乡分为东外乡与北外乡,南外乡的八村(七里沟)划归东外乡,仍属十一区领导,驻三里坪仙鹤寺(今仙居楼处)。1956年,达县进行大规模的乡镇撤并,由126个乡镇合并为73个,东外乡被撤销,一至五村合并在南外乡,三里坪村划归磐石乡。东外乡进入历史,成为“四外”中最早消逝的乡,也为南外、西外和北外建制乡镇的消逝掀开序幕。

一分为三的南外

南外,旧时泛指达县城南门之外,清朝时属清风乡。1912年,达县成立临时护城团,南外区(又称护城二区)下辖8个团,分别管辖的范围,《达县市南外乡志》记载:草街子团、烂井坝团,直抵东区雷音山界;杨柳垭团、七里坪团、天保寨团、梓潼铺团,直抵翠屏乡斌兴场;保定寨团、火峰山团,西抵翠屏乡河市坝。民国《达县志》则无烂井坝团,有金华坝团,金华坝团的管辖范围抵西外区塔沱界。团以下设置甲、牌。

民国十三年(1924),南外设镇。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外团甲隶属于清风区,设南外团甲公所于白马寺(今洲河湾)。1933年,红军解放达县,随即建立苏维埃政权,达县置东一区、西二区。东一区的南外建梧桐梁、柏林湾、雷音铺3个村苏维埃政权,红军撤离后解散。民国二十四年(1935),南外属达县第一指导区所辖,名为南外镇,辖12个保,乡公所驻地白马寺。同年,达县按《编查保甲户口条例》,重新编组保甲,实行联保制,名为南外联保办公处。1940年,将南外联保办公处改名为南外乡公所,实行乡、保、甲制。同年秋,因东外联保划入东北乡,所属雷音、七里沟划入南外乡,辖18个保,驻地白马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南外乡属达县第一指导区所辖,下辖17个保:草街子为一保,新桥为二保,南坝为三保,戛云为四保,车家河为五保,长田为六保,土地垭为七保,七里坪为八保,蔡家坪为九保,石河为十保,堰坝为十一保,五块石为十二保,杨柳垭为十三保,平桥为十四保,七里沟为十五保,万蛋窝为十六保,雷音铺为十七保。1948年,南外乡又将17个保合并为9个保:草街子和新桥合并为第一保,戛云、南坝、土地垭合并为第二保,车家河、长田合并为第三保,七里坪和蔡家坪合并为第四保,石河、堰坝、五块石合并为第五保,杨柳垭为第六保,平桥、七里沟、万蛋窝合并为第七保,雷音铺为第八保,三里坪、高坪、高峰合并为第九保。

1949年12月15日,达县解放后,南外乡属达县城关区人民政府所辖,下辖9个保:新桥为第一保,南坝为第二保,长田为第三保,七里坪为第四保,蔡家坪为第五保,堰坝为第六保,杨柳垭为第七保,七里沟为第八保,雷音铺为第九保。1951年4月,南外乡属达县第一区所辖,名为南外乡人民政府,辖9个村,乡政府驻地在原文介藩院(今华康医院后)。1952年5月,南外乡属达县第十一区所辖,下辖1个街道(草街子街道)、10个村:新桥为第一村,南坝为第二村,临江为第三村,长田为第四村,七里坪为第五村,蔡家坪为第六村,堰坝为第七村,石河为第八村,杨柳垭为第九村,土地垭为第十村。1954年6月,南外乡属南坝区,辖12个村。1956年2月撤南坝区,南外乡划归城关区,同年10月改南外乡为直属乡,名南外乡人民委员会,辖6个大村。1958年冬,成立南外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辖12个管理区。1959年10月,恢复城关区,南外公社划归达县城关区所辖,辖15个大队。1961年3月,改南外乡人民公社为南外人民公社,隶属达县城关区。1969年12月,成立南外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辖区未变。1974年5月,公社驻地由原文介藩院迁新桥大队5队新建房。

1976年2月,南外公社划归达县市管辖,辖15个大队和草街子街道。1981年6月,改南外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为南外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所辖未变。1984年4月,改为南外乡人民政府。1988年2月,撤南外乡设南外镇。

1992年7月,南外镇划入达县,镇政府驻民乐街。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达县政府驻地。2013年11月,撤销南外镇建制,分设三里坪街道和翠屏街道。三里坪街道辖梧桐梁、四合、花溪、曹家梁、店子梁、三里坪、小河嘴、仰天湾9个社区及高岩、七里沟2个村,驻地临江路一段。翠屏街道辖草街子、金华、南坝、新南、新桥、石家湾、亚云7个社区和堰坝、火烽、临江、长田、蔡坪、石河6个村(村属高新区管)。2019年12月设立杨柳街道,将翠屏街道叶家湾社区、骑龙社区、杨柳社区以及三里坪街道千丘塝村、雷音铺村和原江阳乡两角村划归杨柳街道管辖,杨柳街道办事处驻绥定大道二段。

□社区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我到底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 派出所:是城镇地址的农村户口

本报讯“我一直是农村户口,怎么会多一个城镇户口呢?”家住渠县三汇镇菜场村3组村民苟云(化名)向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4月...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消逝的东外南外西外和北外四个乡镇(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